作者:胡献忠(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常务副馆长)
17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讲,既短暂又漫长。经历了170个寒来暑往、风雨剥蚀,仍能被津津乐道的事物,足见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魅力。《共产党宣言》当属此类。今天重读《宣言》,那激情澎湃的演说话语依然让人怦然心动,那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愿景依然令人神往不已。纵观《宣言》创作、发表、翻译、传播、研究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与青年族群大有不解之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青春律动,这里把它称之为青年性意义。
《宣言》的创作者是两个青年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2月以德文在伦敦发表。时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他们一个出身律师家庭,一个来自工厂主家庭,却都义无反顾地为了无产阶级事业而向资产阶级开战,并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列宁曾评论道:“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宣言》通篇洋溢着火热战斗的青春激情,充满着对资产阶级的无情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无限憧憬。《宣言》史无前例地提出两个“同样不可避免”和两个“彻底决裂”的著名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宣言》大声疾呼,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最先进的政党,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其目的在于“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在的社会制度”,“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1920年由一个浙江青年完成的,他就是陈望道,时年29岁。由于《宣言》博大精深,耐人咀嚼,陈望道用生平译书5倍的功夫,耗时四、五个月,才得以译出全稿。译书期间全神贯注的他错把墨汁当红糖,和着粽子一起吃下,从而诞生了一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美妙故事。这个对共产主义信仰一往情深的青年人,随后在上海参加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工作。
中国最早接受《宣言》精神的,也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其中以湖南青年毛泽东为突出代表。1920 年春,27岁的毛泽东在上海拜访了陈独秀。此时,陈独秀正在帮助陈望道校译《宣言》,他建议毛泽东看看这本书。毛泽东在日后的回忆中深情地说:“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望道翻译的《宣言》正式出版后,毛泽东多次研读,甚至能完全背诵出来。1939 年,他对党内同志感慨道:“《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宣言》成为党的青年干部的必读书。在革命圣地延安,《宣言》被多次出版印行。1937年8月和1938年1月青年出版社两次出版(印行)陈望道译本,1938年8月解放社出版成仿吾、徐冰译本,1943年8月延安解放社又出版了博古校译本。大家争相阅读学习,有的单位甚至人手一册。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6人学习小组,从1938年至1942年坚持了5年。许多青年工作人员列席旁听,被戏称为“后排议员”。1940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规定,把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作为“学习节”,以推动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
《宣言》作为第一个世界性共产党组织的党纲,导演了19、20世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一系列伟大的历史剧。《宣言》虽然是为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而写的,但对当代中国青年认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随着实践而完善发展的理论。“强国一代”今天学习《宣言》, 不是要回到历史中去,考究和照搬个别字句,而是要把握其精神要义,随时随地以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为转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