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从国家之梦和民族之梦上来说,如果维持经济的中速增长,再注入高质量的动因,则中国未来的GDP会在2035年左右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这一强国之路,将为青年一代提供哪些发展机遇呢?
第一,中国的教育投入,在占比超过GDP的4%之后,还会继续提升,这会为一代又一代青年创造“大学梦”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巩固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质量,也有利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而更锦上添花的是,还会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从而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现在的43%左右提高到50%以上或更高。从人口结构上来说,伴随出生同期群的收缩,适龄青年或高中阶段毕业生的数量会趋于稳定或有所降低——使高考人口的供给侧稳定或减少,但却扩大招生的需求侧,由此为未来青年一代打开更大的“大学机会之窗”——创造越来越多的就学机会,使更多的适龄青年圆梦大学。
正因如此,中国未来会加速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青年一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延长,又会反过来支持现代化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富含科技生产力的、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劳动力大军,又快又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
第二,在青年一代出生同期群的收缩与大学梦的影响下,面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市场的健全,青年一代的就业压力会逐步减少。实际上,自十八大以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都超过前一年,但每年大学生毕业季就业率和半年后就业率,都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2017年我国共有795万名大学生毕业,但很多省会城市却掀起了“人才大战”,不仅给大学生落户,而且提供一定程度的买房支持和创业支持。在2017年之前,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主要以招商引资为主促增长。但在2017年开始,一线城市和很多二线城市中的省会城市,开启了筑巢引凤之路。以后,只要经济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下,城市必将逐渐从“招商引资”阶段转型到“人才竞争”阶段。
2018年我国将会毕业820万名大学生。如果GDP增速维持在6.5%以上,则城市新增就业岗位数就不会少于1300万。这会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很多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因为农民工人数增速的逐渐下滑,企业面临的招工不足(即“民工荒”)问题将愈演愈烈。这将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而提高工资待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不再表现为是否能够找到工作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找到“更好”工作的问题。所以,只要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则更高质量(一定收入基础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工作岗位就是可期的。有些时候,蓝领技术工人的工资还可能高于低层白领的工资。
第三,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后工业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当每年新增白领工作岗位多于蓝领工作岗位时,青年中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会大大增加。因此,未来的强国之梦,对青年来说,还是中等收入群体之梦,是消费水平的升级之梦,还是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能缩短之梦。中国崛起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从村落社会转型为城市社会的过程,还是低收入群体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更是消费逐步升级的过程。现在中国形成的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会变得“更大”。中国在中等收入群体的支持下,会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消费中心,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力量。
第四,青年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会加速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步伐。由青年的白领化,以及于此相伴的中等收入化,会在劳动时间的缩减过程中,为青年的终身学习、为青年一代文化艺术生活的拓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所以,强国之梦中的青年一代,还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一代,更是文化生活品位急剧提升的一代。在青年一代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中,中国将会在经济强国基础上步入文化强国的快车道。那时,中国文化就更易于国际化——中国文化产品会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形成为中国软实力。中国产品、中国符号、中国文化元素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相关链接:
“强国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培养时代新人全国学术研讨会·专家论坛
在这场研讨会上,围绕“强国一代的使命与担当”这一主题,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高屋建瓴进行梳理和解读,青年学子的发言则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样本,青年教师与青年学子展开面对面交流讨论,积极回应同学们的困惑和问题。气氛热烈,时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详情请点击>>>
从人的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年轻的80后、90后、00后们,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吻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未来30年,他们必然担负这一理想和使命,是不折不扣的“强国一代”! >>>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