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你关心的这些问题,部长们这样回答
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百感交集。
2021年,如何把脉国家经济、科技、粮食等发展大势?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会有哪些新变化?
你关心的诸多问题,近期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十位部长,看看他们怎么说。
——问经济发展大势
战疫情、谋发展,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走势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8个字形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定回升。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2%左右。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平稳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底气。2021年宏观政策要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经济运行指标回归合理区间。
——问核心技术攻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是关键变量。“十四五”新开局,我们将怎样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科技王牌军”。今后科技体制改革将由过去支持机构和任务向更多支持优秀人才转变;将加快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重大创新联合体;将把“揭榜挂帅”作为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希望能够做到“不拘一格,大家都来创新”。
——问应对气候变暖
近几年,大家都感受到气候有点“不寻常”。面对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现,我们在“降碳”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目前,已经启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并将进一步加快节奏,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持续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历史性转变。
——问粮食安全
越是面对风险,越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国种业对外依存度高吗?薄弱环节在哪?将如何发力?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
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3%左右,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的0.1%。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我们将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问5G深度应用
2020年我国5G飞速快跑,全年新增了大约58万个5G基站,5G的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2亿。未来将如何拓展5G深度应用?将带来哪些新发展和新机遇?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
我们将尽快完成5G地级及以上城市深度覆盖,并逐步向有条件的县镇加速延伸。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聚焦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争取在更多工业企业落地。我们在积极营造5G应用发展良好环境的同时,也要保持耐心、留出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5G将带来令人欣喜甚至意想不到的变化。
——问减税降费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经营受到冲击。国家及时出台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超2.5万亿元。很多企业都关心,今年减税降费力度会不会减?
财政部部长刘昆:
财政部将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帮扶企业,再“送一程”。将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放水养鱼,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
——问大城市住房
大城市房价高,租赁市场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租赁关系不稳定等问题,造成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今年将如何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好住房租赁市场秩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
要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在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方面,要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整顿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对“高进低出”“长收短付”以及违规建立资金池等的整治力度,防止“爆雷”风险。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问促消费新举措
构建新发展格局,无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还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些循环中咱普通老百姓参与最多的,恐怕就是消费“买买买”了。今年国家促消费有何新举措?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首先要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满足大家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同时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让流通效率高起来、成本降下来。还要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推动便利店进社区,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
——问货币政策走向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人民银行实行了一系列特殊的、阶段性的政策,在这些政策完成使命、即将退出时,如何避免政策退出的叠加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我们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问市场监管执法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
保证好14亿人一日三餐的健康安全和用药的有效安全。要以最强烈的责任感、最严格的监管措施,不断提高安全标线,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十四五”时期,将聚焦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经营领域,重点强化专项监管、企业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打好食药安全监管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