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谐用工关系 化解年轻人职场“摸鱼”心态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 记者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11月26日

    扫一扫 看视频

    “工作每天都在‘摸鱼’,要不要辞职?”某网络通信公司客服代表欣然在姐妹群里感叹道。90后欣然工作轻松稳定,但收入不高,晋升机会渺茫。“一时‘摸鱼’一时爽,但时间耗不起,总感觉在虚度光阴,可出去闯又不确定自己行不行。”初入职场的她有些迷茫。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街采中了解到,不管是由于工作太少、任务太简单,还是工作强度大、想要逃离绩效压力,不少年轻人有过上班“摸鱼”的情况。

    日前,一则国美控股集团发布的《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更将“摸鱼”一词推上风口浪尖。年轻人上班“摸鱼”是否被容许,现状如何破解,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资关系如何平衡……对此,记者街采了部分年轻人,以及相关专家、律师和企业管理者。

    “摸鱼”一直存在,过去叫“磨洋工”

    说起对“摸鱼”的理解,记者采访到的年轻人表述不一。

    “很形象,把‘鱼’音译成‘娱’,悄悄娱乐的意思。”95后女孩田田这样理解“摸鱼”一词。

    90后小伙宋元直截了当地说,“摸鱼”就是“上班时‘游山玩水’,下班时努力混餐补”。

    00后小嘉认为:“‘摸鱼’类似‘浑水摸鱼’,指不干活不付出,混时间。这几年成为年轻人自嘲的一种方式,褒贬不一,不好界定。”

    “‘摸鱼’现象一直存在,表现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说,“摸鱼”并不是新兴现象,也不是当下年轻人独有的状态,过去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磨洋工”。

    “每天早上一睁眼,‘不想上班’的念头就占据了我整个大脑。”对于欣然来说,“摸鱼”成了常态,比如,到了公司先补个妆,吃早饭,整理工位,泡咖啡……这样一波操作,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在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黄兴国看来,“摸鱼”就是老话说的出工不出力,“员工不可能一天都紧绷着神经,但是用着公司的网,吹着公司的空调,就是不给公司干活,有违契约与诚信。而这个‘度’在哪里,其实每个人都要有个标准”。

    黄乐平表示,根据劳动合同, 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有义务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用人单位则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监测、管理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监测、管理和评价不能超出法律的界定,不能超出必要的合理限度”。

    不宜以严苛的制度和约束“套”住年轻人

    与欣然不同,90后小伙儿益达一直对工作充满热情。出乎意料的是,两个月前,部门新入职了两名年轻同事,让周围的气氛发生了改变。“部门都开始内卷了,每天比业绩、比加班时长,凡事都要比一比。”益达有些喘不过气,为缓解焦虑,开始不时“摸鱼”。

    DT财经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当代年轻人理想工作报告》显示,在3773位30岁以下受访者中,超过八成的职场人并没有从事理想工作;当完全抛开经济等现实因素后,年轻人选择理想工作的第一大理由是自由,其次是热爱和稳定。

    “公司核心岗位就那么几个,绝大部分人都还是螺丝钉,上班‘摸鱼’有时无法避免。”2017年年初,85后青年小枫从某国企离职,和几个好友创立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经过4年发展,团队从5个核心成员扩充到130余人。小枫表示,当下年轻人的职场心态并不轻松,“心气高,期待被重用,在无法满足预期后,会很快出现懈怠、‘摸鱼’的情况。”

    小枫说,公司创业之初,人员很少,个个都是多面手,公司发展的时候,非常需要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年轻人有着敏锐的嗅觉和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热情,并非用严苛的制度和约束‘套’住他们。”

    在小枫看来,公司购买个人的劳动力价值,可以是时长、谋略,也可以是成果,不同公司、不同岗位有不同的需求。“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注重结果考量,而非过分关注过程,否则,‘摸鱼’者也会变身‘咸鱼’。”

    黄乐平指出,如果一家企业的员工出现大规模的上班“摸鱼”现象,就说明这家企业在人员分配、岗位设置、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建立和谐用工关系减少“摸鱼”内卷

    黄乐平指出,判断一个员工是否“摸鱼”,可以看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超出了合理、必要的限度。“每天8个小时工作时间,难免有一些私事需要处理,企业要学会适当给予员工一些合理的弹性时间。”

    街采中,不少年轻人理性地给出“摸鱼”的破解之道。

    田田认为,企业应敞开大门,多听员工想法,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当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持续统一,企业又尊重员工的个性和需求,无谓的‘摸鱼’自然就会减少。”宋元说。小嘉则提出,企业应该有效避免无效内卷内耗,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黄乐平表示,和谐的用工关系,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用人单位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增强员工认同感、信任感,引导员工良性竞争,同时,员工也要信守契约精神,“张弛有度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文中受访年轻人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 记者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没有舞美、没有灯光,这群上海农民当上了“编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17 14:42:30

从安妮宝贝到庆山,她最新出版散文集《一切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17 11:44:39

来看现场版《相和歌》,《舞动经典》启动全国巡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17 10:01:38

去古代城市,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15 20:48:39

梦黄山之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16 11:01:55

“家庭 家教 家风漫说书系”分享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3 16:48:45

土族艺术家桑吉仁谦“文颂中华”展览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3 16:16:37

钟嘉欣:我上了人生速成班

羊城晚报2021-11-03 17: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