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广东工会联合微信支付,打造“送清凉”线上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8-20 17:33 来源:中国网 

  广东七八月的气温图,俨然一顿油烹火炙后逐渐泛出黑焦的「热辣鸡腿」,在户外似乎还能隐隐约约嗅到一丝糊味。

  对大多数人来说,待在家中,开着空调,刷着《乘风破浪的姐姐》,生活甚是惬意。就算要出门,也肯定是寻一处好吃食肆,点上些小龙虾和啤酒,大快朵颐。这样来看,炎热的夏季似乎并不难度过。

  但对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这些需要整天在户外奔波的群体而言,这个没有台风降温的夏天或许并不是那么惬意。不过,今年的夏天,广东省总工会推出「满 2 元减 1.99 元」的「 清凉券」,只要你是广东工会会员,又是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这三个行业的工作者,你就能在手机上领券,在购买清凉饮料时进行抵扣。

  这种方式新颖的活动,正脱胎于工会传统的品牌活动「送清凉」。每年的酷暑时分,工会都会举办该活动,通过给户外工作者发放防暑降温的饮品和用品,来表达这份来自职工「娘家人」的关怀和慰问。

  以往送清凉,一般是各级工会给一线职工送去清凉饮料和药品,培训防暑降温知识,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

  ——广东省总工会智慧办主任沈寒英

  为了更好地服务户外工作者,并结合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式,广东省总工会推出「夏季清凉线上领工会福利爽一夏」活动,将传统的「送清凉」活动升级成线上移动互联网的「智送清凉」模式,针对环卫、快递、外卖三个行业的户外工作者,从 7 月 30 日到 9 月 30 日,给他们发放防暑降温等饮品。

  领券购买饮品的工会会员

  「通过手机就能领取,更方便了。」这是户外工作者们最直观的感受。

  活动两周多来,已经有总计约23000多人次的环卫、外卖、快递行业的职工完成 “粤工惠”APP的实名制注册登记并领取清凉券,每日活动人数仍在快速增长,运营团队通过线下推广、定向通知等方式继续加大宣传触达,预计 8 月份内将覆盖广东全省区域的大部分户外工作职工。

  首创新模式,打通职工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年 10月,广东省总工会推出为全省工会会员服务的 App 「粤工惠」,上线近一年来,「粤工惠」 App 已经吸纳近 430 万工会会员进行实名信息认证。

  针对传统「夏送清凉」模式的痛点,各地工会组织曾做过不少业务尝试,围绕互联网做了很好的探索,为广东工会此次突破提供了良好借鉴。在 2020 年的「智送清凉」活动中,广东工会创造性地将「粤工惠」平台与微信支付联合起来,建构出「工会大数据微信消费券」的新模式。只要是环卫、外卖和快递这三个行业的户外工作者,并在粤工惠 App 通过实名认证,登录 App 时,系统会自动精准推送「智送清凉」活动的相关信息,并引导用户进入小程序参与活动。实现了更为垂直的清凉福利派发模式,更精准、更普惠、更常态。

  在微信中,扫描识别「粤工惠送清凉」小程序生成的分享海报,即可进入「粤工惠送清凉」小程序领取「清凉券」。此外,还可以将活动分享给工友,只要工友在 App 上完成了实名认证,就能立即参与。

  对于户外工作者,尤其是快递员和外卖员,工作时间很紧凑,如果只是将线下领取替换为手机领取,而在手机上需要繁琐的操作,同样不算便捷。

  大部分户外劳动者工作节奏相对较快,没有时间学习使用方法,而年龄偏大的群体也不太熟悉智能设置的操作。

  对「清凉券」的设计,一开始就希望最大程度简化用户的操作步骤,降低参与门槛,让更多人便捷地享受到清凉福利,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充分体现出「智送清凉」活动背后「以人为本」 的人文关怀理念。

  「粤工惠送清凉」小程序的开发企业,爱范儿的项目负责人王亚运介绍,基于这样的产品策略,户外工作者在进入小程序后,既不需要「保存卡包」,也不需要「选择使用优惠券」,点击领券即可。

  全省400万商家支持的覆盖面

  此外,线下核销也同样便捷。

  在「智送清凉」活动中,广东省总工会联合全省 400 万家线下商家,覆盖整个广东省,换句话说,只要有「清凉券」,几乎在广东省内任何支持微信支付的商超,都可以购买饮用水或饮料等防暑降温等物品;而在使用微信支付时,也不需要出示领取的「清凉券」,系统会自动抵扣,超额部分用个人的微信支付补足即可。

  「结合互联网,对传统的活动流程进行再造,不仅让特定群体工会会员享受了全天候、不设限、更自由的清凉福利,展现了『娘家人』对他们的贴心关爱;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打通了职工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了服务职工的新路径、新模式。」评价这次「智送清凉」活动时,沈寒英说。

  智能背后的生态力和技术力

  实际上,广东省总工会发起「智送清凉」活动,如下几个因素非常重要。

  首先,广东省总工会本身有着庞大的会员群体,粤工惠 App 已经有数百万的实名认证用户,未来预计很快将突破千万级。

  粤工惠 App 能够将活动智能精准地推送给符合资格的人群,正是因为有庞大的工会会员信息数据,在活动早期的筹备中,技术人员可以精准甄别出户外工作者,从而为「清凉券」的精准发放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此外,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基于微信的产品形态也功不可没,事实上,选择微信平台,也是广东省总工会深思熟虑的结果。

  沈寒英表示,选择在微信平台开展「智送清凉」活动,是充分考虑到微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微信支付使用的普遍性和成熟性。

  目前微信支付可以说是移动支付的主流形式之一,几乎所有使用智能手机的会员都可以支持微信支付,这为实现「精准送」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二,商超开通微信商户收款功能的普遍性。

  目前绝大多数商超已开通微信商户收款功能,领券会员要核销「清凉券」,领取饮用水或者饮料非常方便,这是实现「便捷送」的基础。

  自动抵扣的微信支付

  另一方面,广州爱范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总工会独家授权的运营服务商,是一家具有完备的策划、产品及技术服务能力的微信生态服务商。公司CEO王伟兴介绍说,「粤工惠送清凉」微信小程序基于公司旗下的知晓云进行开发,无需进行繁琐的后端搭建,从「智送清凉」活动立项,到正式上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搭建完成了功能十分完整的小程序应用。

  在活动期间,爱范儿还使用各类工具、组件,通过小程序端,精确地监测活动进展情况,实时反馈。一方面对活动形式及产品进行不断优化迭代,另一方面通过查看活动参与对象领券的活跃时段等信息,测绘出参与活动户外工作者的精确画像,为满足「精准送」需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微信助力,政企合作新模式

  分析整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智送清凉」体现了实时、动态、扁平的慰问物资派发关系,打破了传统「送清凉」活动的各种派发限制。

  首先,将发放环节转移到微信生态线上进行,通过微信小程序和「清凉券」这种微信城市消费券,以极少的人力、物力实现 1488 个小时的无间断「送清凉」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真正做到了工会承诺的「天天送」。

  而基于微信支付生态体系的庞大用户群体、广阔的商业覆盖面,以及便捷的使用体验,「智送清凉」活动也真正意义上消除了地理和时间的条件限制。

  沈寒英表示,当前广东省着力建设「数字广东」,广东省总工会也在努力建设「智慧工会」,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营造网上工会生态,为各级工会和会员提供更多、更好、更精准的服务。

  「一些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在信息化服务上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和应用,其中不少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对『智慧工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工会服务场景的拓展,也对互联网企业完善服务能力做了有益的补充。」沈寒英说。

  「竭诚为职工服务是工会的职责,我们将不断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智慧工会,为工会的品牌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和服务。同时要到环卫站、快递站、建筑工地等职工需要的地方,将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职工的心坎上。」广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张振飚在「智送清凉」的启动仪式上总结道。

【责任编辑:何明 流程编辑:何明】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为云南铁路服务41年 “铁二代”见证云南速度
    今年57岁的“铁二代”刘红波已为云南铁路服务41年,临近退休的这两三年,他步行穿越了全长约860公里的滇越米轨铁路,“我想用我的脚量一下这条铁路,走完我(铁路)人生的最后1米”。1979年他参与维修的滇越米轨铁路,是云南第一条铁路,这种轨距为1米的窄轨目前只有法国、中国云南、越南、缅甸等地区仍在使用。从设备维修工转为技术人员,再到如今担任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工贸有限公司经营服务部经理,刘红波见证了云南铁路的变化与发展。2016年12月,沪昆客专、云桂客专开通,昆明、曲靖、红河、文山、玉溪、楚雄、大理、丽江等9个州市迈入高铁(动车)时代,高铁里程达1064公里,意味着云南铁路迎来高铁时代。2018年7月昆明与大理间的铁路直达也让刘红波回家的路不再漫长。“过去(从昆明到大理)几天的路,现在几小时就到。”今年,刘红波的儿子本科毕业,也入职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刘红波说,“从父亲到自己再到儿子,这是一种传承”。(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朱彩云 记者孙庆玲 张文凌)
  • 云南昆明呈贡区斗南村第一代花农:奋斗在“花花世界”
    70后王秀华是云南昆明呈贡区斗南村的第一代花农,1986年看到村里有人开始种花,她也腾出一半的菜地试种剑兰花。因当地紫外线强、气候适宜,除了剑兰,满天星、玫瑰等品种也逐步在斗南村扎下根来,并成为销往斗南花卉交易中心“花花世界”与全国各市场的主力之一。回忆过去奋斗的日子,王秀华说“很苦”,常常早上一起来就去地里采花、回来发货,但“只有自己勤劳,才赚得到钱”。如今尝到勤劳甜头的王秀华过上了悠闲日子,面对镜头,这位为生活打拼过的70后希望年轻人好好奋斗,“像我们这个岁数(人)的小康生活,就是像现在这样,唱唱歌跳跳舞,但你们就不行了,你们要拼呀”。(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朱彩云 记者孙庆玲 张文凌)
  • 总书记到过腾冲司莫拉佤族村后:村民把激动变成致富行动
    “我们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我们村,当时很激动很感动,有的人还流了泪。”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前往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佤族群众,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向总书记汇报了发展情况。三家村曾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村民的努力下,司莫拉实现了整村脱贫,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AAA级景区”。2019年司莫拉佤寨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2000元;总书记来过以后,司莫拉的旅游更加红火,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今年6月3日,全村成立了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家家都入了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收入的增加,村民有了精神气,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集体与群众“双增收”、强村与富民“双推进”。“今天的司莫拉群众日子过得像大米粑粑一样甜。”赵家清说:“我们要把激动变成行动,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文凌 孙庆玲 见习记者朱彩云;制作:胡果果)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