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评论员观察:能力过硬,练就高强本领

发布时间:2018-01-12 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陈 凌

  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必须与时间赛跑,毫不停歇地增强能力、磨砺本领

  一件往事,耐人寻味。1954年9月,李先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他自认为“没有学过经济”,唯恐能力不足,感到压力很大。赴任后,为尽快熟悉工作,他为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最终成为经济领域的专家。李先念的经历说明,只要有决心、不畏难、下功夫,就能磨练真本领、挑起硬担子。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做到能力过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这既是对“关键少数”提出的“硬标准”,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的“动员令”。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事业要发展、难关要攻克、风险要防范,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得有几把刷子才行。管理学中有个“斜坡球体定律”,意思是说,一个人或组织如同斜坡上的球体,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这提醒我们,守成者没有出路,奋进者才有未来。持续补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领上的不足,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一个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容应对新挑战,肩负起时代重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摸着石头过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回望我们党9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世人常常惊叹于“领路人”的远见卓识和雄才伟略。过人的智慧、精准的判断、高超的筹谋,来自于“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的勤奋积累,来自于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奋力开拓中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可以说,正是始终有那么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始终有那么一种“能力不足”的忧患感,共产党人才能在不同时期练就过硬的真本领,让“中国号”航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晋书》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曾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骑曹参军。一次外出巡视,桓冲问王徽之管理哪个部门、有多少马匹等,他竟答非所问,全然不知。现实中,类似“骑曹不记马”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领导干部对“老问题”熟视无睹,不注重总结经验、举一反三,结果遇到老问题的新变种手忙脚乱、应对失当;有的对新知识、新应用、新趋势缺乏学习,对于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既缺乏相应理念,也提不出有效办法;还有的满足于当“二传手”,没有落实的意愿更培养不出落实的能力,把好政策的经给念歪了。凡此种种,都从反面警示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必须与时间赛跑,毫不停歇地增强能力、磨砺本领。

  能力绝非天生,也无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是在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实践锻炼中炼就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在八大本领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学习本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我们认识把握统揽全局的“最强大脑”,也是破解问题方程式的“金钥匙”。以新思想为引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到底、悟到位、抓落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炼就过硬本领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学习态度,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一刻不停地学习,一刻不停地提升本领,我们方能以过硬能力抢抓历史机遇、赢得战略主动,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光荣。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2日 05 版)

【责任编辑:朱立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