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教师节想起我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7-09-10 12:01 来源:中青在线 青年观察家

  #教师节这天想起了我的父亲#

  说起来,算是题外话。

  父亲他不是教师。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娃娃的时候,父亲晚上领我一起去夜校识字,那时他才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也是从那时起,父亲教导我尊重先生。

  后来我上学了,父亲告诉我一句话: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个难得几回高兴的人。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那块铁板似的古铜色脸。但每当我小学或中学的老师登门家访时,父亲却常常表现出他那少有的恭敬,少有的周到,面对来访的老师,他总是臂微垂腰微弯,很不自然地做他所不习惯的鞠躬状,脸上呈现出似乎不敢舒展的恭而敬之的笑容,给老师让座,沏茶。他小心翼翼地回答老师的每一句话。听到老师对我的称赞, 他的脸上不时现出一种由衷的喜悦、光彩和慈祥。那是一种欣慰,一种殷殷的期望。

  从中南工大考入东工研究生,我告别家乡踏上遥远的行程。临离家前,父亲交给我一袋家乡的橘子,让我带给我的导师。我随口说: “学校里不兴这套”。这句随口而出的话,几乎激怒了父亲。他脸腮抽搐着,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瞅着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后母亲对我说:“你怎么能这样看你父亲呢?你父亲的性格你还摸不准?房顶开门,屋地打井,一辈子万事不求人。几个橘子,那是他对你老师的一片心意。”我追悔莫及。我用一种世俗的眼光,误解了人世间一种最美好的感情,那种发自一位半百老人内心对教师由衷的尊敬。

  1984年,我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我家祖辈以来的第一位教师。父亲逢人便说:“我儿子在大学教书了”。语气中有着明显的自豪。人们也对他报之以尊敬和羡慕。父亲的沈阳之行,却仿佛是他一种大希望的大破灭,一扫他心中的自豪。这个千里迢迢前来看望儿子的半百老人,打量着我当时一家人借住的六平米的阴暗的陋室,他的内心颤抖了。他不停地摇头,不停地喃喃自语:“怎么会是这样呢?怎么会是这样呢….”

  父亲在离沈时,笑声朗朗地对我说:“等你条件好了,我还会再来的。”像是在安慰我,也像是在安慰他自己。

  如今那朗朗笑声仿佛仍萦绕耳际,朝夕之间,父亲却已做古了。 “还会再来”竟成了他终生的遗憾。去年(注:1988年)春节回家探亲,久久伫立父亲坟前。荒冢一堆,寂寞一人,叹岁月永恒,人生却短暂。父亲用他的心血,供养我二十年寒窗苦读,竟未能亲见我有所作为,便匆匆而去。黄泉路远,父恩难报,每念及此,不禁潸然泪下。我按乡间的习俗,在父亲坟前点燃一堆纸。 不为别的,只为还父亲一个心愿,告诉他日子在一天天地好起来……。

  来源 / 地球大龟裂

  编辑 / 周子怡

【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