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致新丝路-- >> 丝路新闻
APP下载

“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

一纸侨批见证“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

发布时间:2017-04-28 12:4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陈小茹

汕头侨批文物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 摄)

     一封薄薄的纸批,一头牵着天涯羁旅的海外赤子,一头连着翘首以盼的故土亲朋。一个多世纪以来,侨批为海外华侨搭建了一座与家乡父老沟通的桥梁,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人华侨与家乡之间紧密的人文交流。

    100多年前,一批批南方沿海民众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投奔东南亚谋生。在海内外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广东、福建和海南三地华侨从海外通过民间机构往家里汇款和写信,只能经由“水客”、“客头”和一些民间侨批馆来递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侨批”。

林庆熙 提供

    在闽南语系里,“批”指的是“信”;侨批又被称为“银信”,是家信、汇款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这种独特的通信汇款方式一直延续到1979年,侨批局收归中国银行,将近150多年的侨批才成为历史。目前中国侨批存量最多的是广东和福建两省,共有16万件,其中,广东侨批现存约15万件,约八成存于潮汕地区。这些侨批大多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批中字里行间不仅渗透着海外华人华侨对家人、乡邦的浓浓深情,也记录下了当时的时局与社会变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 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

    一封民国27年印度尼西亚侨胞吴木松,寄往饶邑隆都前沟方家慈亲的侨批上写道 :“男志拟于本年回家观光,并奉侍慈前,奈因中日战争缠绵所关,故未如愿也,望大人勿怪为幸”。从这一段批文中,可以了解到1938年的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还能读到了这位侨胞对母亲的敬重之情。批中下段写道:“对于孙儿应教导读书,不可闲游人间,虚度光阴。抹五元送交弟妇”,又透露出对家中儿女的关爱。

汕头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 摄)

    汕头“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当时下“南洋”谋生的人顺利到达目的地后,就会先写几句话和两元钱一起寄回家乡报平安。他介绍说,从批史图片上可以看出,侨民初到南洋,工作并不好找,大多数人只能找到最苦的活干,像苦力搬运橡胶、开矿等工作,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赚到的都是血汗钱,“纯朴的他们一心只想着家里人就等着这些钱生活,要赶紧寄回去”。

林庆熙 提供

    林庆熙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潮汕的不少华侨通过侨批捐建房屋,汇款回家乡办实业,其中包括自来水公司、织布厂、轻便铁路和火柴厂等,“侨批中有侨胞们的欢笑与泪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

    作为联结“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外华人、华侨与家人、家乡的核心纽带,侨批已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董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