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风评

发布时间:2017-02-20 04:0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孙庆玲

  仅背诗可不够

  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近日屡登 “头条”,武亦姝等明星选手甚至被称为“流量代名词”,主持人董卿圈粉无数,“飞花令”至今还在朋友圈里翻飞。这档“其貌不扬”的节目,却掀起一场全民“读诗热”。

  一位河北的家长告诉笔者,她一边看节目,一边从网上给上一年级的女儿买了《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寒假最后这几日每天背“一诗一词一曲”成了她女儿的必修课。

  毋庸置疑,读诗咏词是有益的,“诗言志,歌永言”等,小至个人的修身养性,大到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继承发扬,诗词中对审美、感知、体用的回归,让我们心中昏睡着的诗情画意苏醒了过来。但我们同时要警惕,别把诗情画意异化成对记忆力比拼的集体狂热,把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兴趣止步于诗词的简单背诵。

  中国古代书籍分为四部,即“经、史、子、集”。仅“经”部,便有《易》《诗》《书》等“十三经”;“史”部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端,包含了二十四史、法典、地志等几乎所有记事的书籍;集录了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子”部更是包罗万象。而诗词只是“集”部中的分流,如沧海里的一粒明珠,又如中国文化经典殿堂的一扇大门。推门进去,还有万千世界,可一览包括诗词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渊源和精妙。

  为何唯独诗词从浩瀚经典中“异军突起”,成为众人教子的“宠儿”?除了央视这档节目策划的功劳,更应归于诗歌短小精悍,且韵律感极强,读来琅琅上口,背诵也会相对轻松。

  但,如果学诗词止步于背诵,则仍是诗歌的“门外汉”,不但难解其中味,反会成脑细胞的负担枉费力气。学,当如徐志摩诗中所言,“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也正因此,仅背诗是不够的。

  不如写信

  综艺节目中的另一股“清流”《见字如面》,也意外火了。

  这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节目,近百封切近中国历史节点的书信由多位明星朗读,另配以主持人、嘉宾来解读信件背景,讲述信里信外的故事,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这也是一档朴素得有些突兀的节目,无绚丽舞台或喧闹音响,亦无炒作,却直抵人心柔软处。目前,该节目豆瓣评分达9.0分,第一期节目线上点击量已破1800万。

  长久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书信的写作便在语文教育中没了地位。从原来的“一纸红笺一世安”到被冷落、忽视,甚至被“网络原住民”一代慢慢遗忘,书信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但《见字如面》却让大家重温了书信中缓缓流淌着的温度和力量,节目的走红也意味着人们心底对书信文化的怀念和眷恋。看来让书信写作回归教育,很有必要。

  且抛开各位明星的朗读水平不论,就信件本身来说,封封皆如历史酿的坛坛老酒,或苦或涩或略甜,沁透心脾,不知不觉便让听信者醉在其中,而字里行间最动人处莫过于真情的朴实流露。如台湾歌手蔡琴在致媒体的公开信中写道,“长久不愿再去回想的曾经对他的记忆,突地袭来,我脱口轻喊出一句:杨德昌!你怎么可以这样就走了呢?”字字戳心。

  这种真情流露或深度交流,往往在书信中尤显深沉动人,但却是当下年轻学生鲜有体会的。在通信和交通工具如此发达便捷的现在,毕竟一条微信、一通电话或一趟高铁便可随时交谈相见,可这种即时性、碎片化的交流常流于表面或浅显的问候或交流,并非受用于所有的场合,比如一条群发的春节祝福微信远没一封问候信或贺卡更“走心”,在热闹的表情包霸屏背后隐隐有种感情表达的空洞,写信时提笔忘字几乎已成常态。

  而书信自带的时滞性和延迟性,反而能让人认真想,细细说,慢慢读,给双方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也给情绪一处缓冲地带,在快速消化、即刻满足的社会中,这期间的等待也不失是件妙事,甚至会有网友所说的“没哪种争吵是不能用书信解决的事”那般奇效。

  写信如画心,薄薄几页纸写来可抒其情言其志,读罢回味悠长,藏之可以传世,这是件郑重且有趣的事。

  所以,闲时不如坐下来写封信。

【责任编辑:黄易清】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