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直击东北经济】传奇!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化工的扭亏之路

发布时间:2017-01-12 12:49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丁隽

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化工的扭亏之路

  一提起新中国化工的“长子”,大家就会想到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

  它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第一家化工企业。

  60多年的时间里,它历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磨练,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徘徊。

  可它从未放弃,历经考验之后,终于涅槃重生!

  1月11日下午,“直击东北经济—吉林行”中央网络媒体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听吉化人讲述吉化故事。

  攻坚鏖战 逆袭脱困

  刚刚来到吉林石化,采访团一行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这里是我最感兴趣的,我太想留在这里多采一些内容。”半月谈记者郑雪婧兴奋地说。

  采访团多数成员表示:印象中,在市场经济历经沉浮的吉林石化,近几年来有相当长的时间都是与亏损为伴。2016年开始,竟然扭亏为盈,它是如何走出亏损寒冬的?

  对于这个问题,吉林石化给出了答案。

  “虽然我们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但是吉林石化从未放弃,我们向市场要效益、从管理挖潜力、以科技谋未来。”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邱克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吉林石化上下坚持苦练内功、精细管理、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项一项抓落实,取得了优异的经营管理业绩。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减亏基础上,2016年一举实现扭亏为盈,打赢了质量效益翻身仗,干部员工士气高涨,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邱克自豪地告诉大家:“根据公司计划处的报表显示,2016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6亿元,税金129.3亿元;炼化主业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利57.1亿元,未上市业务实现利润1.7亿元。”

  “吉林石化让我们看到老国企的新面貌,谁说老国企就无法焕发新活力,连续几年大幅度减亏,一转身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着实让人惊叹。”采访团成员为吉林石化竖起大拇指。

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化工的扭亏之路

  扭亏为盈 注重“严细管理”

  走在吉林石化的厂区内,员工手里拿的小本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翻开一看,小本上面是工工整整的工作记录。工作人员介绍,这便是吉林石化“严细管理”的具体表现。

  “字迹潦草不清会带来隐患。记录精细,避开这些不必要的隐患,企业才可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扭亏为盈,‘严细管理’可是帮了大忙。”吉林石化工作人员说。

  邱克书记说:“安全平稳运行是最大效益。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

  记者发现,吉林石化在严细管理、筑牢安全环保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我们一直强调:超标就是事故,超排就是违法。如今,吉林石化累计投入近11亿元,先后完成了污水深度处理、炼油厂催化烟气治理、动力一厂6、7#锅炉和动力二厂1-4#锅炉烟气治理等22项减排工程。通过环保综合治理,公司总出水COD浓度降至50mg/L以下,主要污染物减排20%以上,锅炉烟气实现了达标排放。”邱克笑着告诉采访团一行。

  邱克书记的笑容是如此的真诚与坦然,“现在企业不再亏损,我们走出去腰板也都直了。以前到外边一开会,因为亏损,我们都觉得脸上无光,可是如今,我们可以大方地坐到前排,外界对我们的态度也有很大改变。市场告诉我们,有效益才有尊严。”

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化工的扭亏之路

  精细生产 防止装备带病运行

  企业的发展,除了要在管理上下功夫,生产也是不可马虎。

  “企业的翻身仗,管理固然重要,可是产品的生产更要排在第一位。这两点必定要同时兼顾,吉林石化在生产上是做了哪些改变?”采访团成员向邱克书记发问。

  邱克表示,“精细”是前提。吉林石化在生产工作中,细化“叫停”“退守”和升级管理要求,防止装置带病运行;落实“四有一卡”、联锁投用率、操作平稳率等生产管理规定,强化确认交接,减少误操作和生产波动,开展机电仪技术攻关,提升设备长周期运行水平。

  “围绕核心装置,深化达产达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2016年,计划外生产调整同比降低49.2%,装置操作平稳率达到99.79%,有698项技术经济指标保持历史最好水平,同比降耗增效1.32亿元。优化蒸汽、氢气、氮气等公用工程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水平,累计创效1.36亿元。”邱克说:“通过全方位生产优化,柴汽比由2.13降至1.63,吨油炼化边际贡献达到900元,吨乙烯边际贡献达到6000元以上;创效装置运行负荷及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化工业务边际盈利超过70亿元。”

  听了邱克书记的介绍,采访团成员表示,吉林石化打赢翻身仗,绝不是偶然。

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化工的扭亏之路

  供给侧改革做“中国最好的ABS”

  邱克书记在介绍中,曾多次提到吉林石化要做“中国最好的ABS”,虽然采访团还有问题想问,但是终究抵挡不住这个诱惑——做“中国最好的ABS”,吉林石化,何以如此说?

  带着这个疑问,采访团一行来到合成树脂厂。在中央控制室,厂党委书记何长海笑着迎接众人的到来。

  “就知道你们一定会来我们这里。想先问一下,有多少人知道‘ABS’究竟为何物?”看到众人一脸迷惑,何长海便开始解惑答疑。

  “ABS树脂是一种是用途最广泛的工程材料,主要用于家电外壳、汽车工业用塑料制品等。目前,我们公司ABS年产能60万吨,是中国石油内最大的ABS生产基地。”何长海说。

  “三年前,由于了解市场需求不够,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不了用户需要,一些原有的市场份额逐渐被LG、奇美等同行业产品所取代,导致产品大量积压。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攻关团队起早贪晚查找问题、反复实验、调整工艺、大幅降低产品杂质、提高白度、减小色差,最终ABS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远高于国内同行业产品,我们成功开发并生产了0215H产品,打入白色家电高端市场,成为格力公司、美的公司等知名企业的集采供应商。”合成树脂厂总工程师陆书来说。

  轻描淡写的叙述,看似轻松,可是攻关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只有他们最了解。为此,采访团成员纷纷表达了对这些攻关者的敬佩之意。

  “我们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做‘中国最好的ABS’,如今产销率100%。为了满足客户差别化需求,我们又相继开发了摩配料、鞋跟料、高光黑色料等特色专用料,实现了产品差别化,2016年ABS产量完成61万吨,所有ABS产品实现了供不应求,始终保持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何长海如是说。

  补短板 “做中国最好的管材料”

  合成树脂厂迅速发展,乙烯厂更是担负起龙头使命,他们不仅是化工生产工艺中的龙头,更是吉林石化效益增长的龙头。

  采访团刚来到乙烯厂,就被“做中国最好的管材料”的说法吸引。“怎么做?”带着疑惑,众人看向厂长石俊学。

  石俊学介绍,近几年,乙烯厂围绕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通过“补短板”,抓优化,提质增效,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乙烯厂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投产后,受到一些技术瓶颈制约,存在生产运行和产品质量波动等问题,从2012年起连年亏损。作为公司化工龙头,工厂提出‘做中国最好的管材料’目标,针对装置存在的问题,从原料、助剂、操作、设备等方面细致研讨,精准发力,找准原因,解决装置运行稳定难题。如今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由用户拒绝到供不应求,由亏损大户成为公司最挣钱的产品,2016年实现产量26.67万吨,创效超过8亿元。”石俊学说。

  金八传媒资深记者刁肃表示:“我本身就是石化的家属,从小到大对石化的了解,都是一成不变。可是今天来到吉林石化,让我对石化有了新的认知和感悟。”

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化工的扭亏之路

  历尽沧海洗礼永不褪色

  离开乙烯厂,采访团成员又来到有机合成厂,在丁苯橡胶生产线旁,厂长隋军向众人做了介绍。

  “2016年有机合成厂全年累计实现利润6.06亿元,与年计划比,增利4.79亿元,增幅377%,超额超前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全年1.27亿元的效益指标和1.46亿元的奋斗目标。”隋军如是说。

  伴随着夜幕降临,采访即将结束,但采访团仍意犹未尽。采访结束前,邱克书记表态:“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吉林石化全年力争加工原油895万吨、生产乙烯85.8万吨,实现商品总量920万吨,炼化业务利润24亿元。”

  “新中国化工长子”,如今在市场扭亏增盈中涅槃重生!

  敢于担当、决不放弃的劲头,既是其自身和社会的一笔财富,也昭示着老国企作为国家经济脊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责任感历经沧海洗礼,永不褪色。

  新机遇、新挑战。

  吉林石化,将会继续谱写锐意进取的奋进之歌!

【责任编辑:于璧嘉】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