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上的年轻人]方旭华:为杭黄铁路搭建“神经系统”的人

发布时间:2018-07-21 23:0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娄晓磊 董碧水

    娄晓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

    近日,建设中的杭黄铁路进入了静态验收前最后的信号安装调试阶段。毒辣阳光“炙烤”下,方旭华和他的工友们在铁轨道岔处忙碌着。

    杭黄铁路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东起杭州东站,向南经浙江省萧山、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进入安徽省绩溪县,长达265公里的杭黄铁路从美丽的富春江、千岛湖畔的绿水青山间穿过。

    “如果把钢轨比作骨架、车站比作关节、电力比作血液,那么信号就是这位处子的‘神经’。”方旭华说。方旭华是杭州电务段杭黄铁路配合组副组长,他的主要任务是为杭黄铁路浙江段搭建信号的“神经系统”。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外表斯文的方旭华,今年32岁,是一名有着9年党龄的青年党员。2009年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毕业,凭着对信号的独特兴趣,先后参加了宁波枢纽工程、衢九铁路等建设,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的高铁事业。

    杭黄铁路沿线分布着黄山、千岛湖、杭州、富春江等全国著名的旅游资源,杭黄铁路的建成将形成“名城—名湖—名山”世界级黄金旅游线,促进顶级景区间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构筑发展合力,形成旅游产业的一体化,也将有利于拓展沪、浙、皖“两省一市”的旅游市场、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和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检查电缆、校验配线、测试数据……每天,方旭华都要背着12公斤重的工具包,奔走3万多步,行程20公里以上,4瓶矿泉水和2盒饼干是他一天的食粮标配。因为长期一个体位背着包,方旭华的肩上已留下一道深深的印痕,他笑称这是杭黄铁路颁给他的“荣誉勋章”。

    方旭华告诉记者,杭黄铁路也是长三角地区与皖南以及杭州城乡间一条直接联系的经济桥梁与交通纽带,将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推进长三角与周边区域合作与发展,改善沿线山区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优化和完善区域快速路网布局,实现经济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增强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等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对带动皖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杭州大都市圈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处处都上心,建成即精品。”方旭华对自己经手的“作品”有着近乎极致的要求,和时间拼速度,和机器拼精度,和标准拼态度。

    杭黄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沿线大多在山林区段,平均每隔3公里才设置一个入口。为尽快摸清新线情况,刚介入施工,方旭华就与时间展开赛跑,有时为找到一个偏僻的入口,需要借助施工单位发来的手机定位,“跋山涉水”才能找到。就这样,他只花两个星期就熟记了全线58个入口、10669处关键信号设备的位置。

    高铁的“神经系统”要靠“神经末梢”传达到位。其中,被称为“火车方向盘”的道岔就是“神经末梢”的一种。

    “调试道岔时,需要用厚度仅0.28毫米、0.5毫米、1毫米等不同精度的插片多次试验,才能使道岔达到最佳状态。” 方旭华说,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的间隙国家标准是0.5毫米,他们调试的要求是0.2毫米,精度提高了2倍多。“调好的道岔与基本轨的间距离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连一张A4纸都塞不进。”

    顶着高温,在一处道岔,方旭华一直保持着半蹲的姿势,足足用了40分钟才在微毫的变化之间,找到最佳锁闭状态时发出的“咔嚓”声。而此时,蹲过的地面上已被汗水淋湿。

    高铁“神经系统”由许多被称为“神经网络”的电缆连接而成,“一旦建成,电缆就会埋在地下,属于不允许返工的隐蔽工程。”方旭华说。

    在杭黄铁路浙江段,桥隧占比达到89%,其中大小隧道就有69处,检查电缆时,方旭华们需时不时穿过隧道。酷热夏季,在隧道外穿着短袖还嫌热,但在隧道深处,最低温度只有18度,他们就在这种寒热交替中工作。

    受限于空间,隧道内的电缆槽道,在靠近线路一侧,都用高90厘米、宽10厘米的挡碴墙隔开。每一次检查巡视,方旭华只能像在“独木桥”上走路一样,双脚一前一后地走在宽度只有一只脚掌大小的挡碴墙上。由于眼睛要始终盯着电缆槽道,加之隧道内视线不好,刚开始时,他多次从挡碴墙上摔下。

    方旭华笑道,隧道作业就像模特走T型台,相同点是都走猫步,不同点是我们走在狭窄的挡碴墙上,“需要仔细检查巡视电缆设备,没有观众和掌声,只有自己为自己鼓劲加油!”

    12公里长的天目山隧道是杭黄最长的隧道,为了避免重复行走,方旭华往往会一整天都行走在隧道里。“在隧道内吃午饭最高效,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就着手电发出的光线吃点饼干馒头,3分钟搞定。”同组的“90”后信号工项肖东称他们就像是野外作战的“特种兵”。

    车站信号楼机房控制着整套“神经系统”,被称为高铁的“神经中枢”。走进富阳站的“神经中枢”,4382条线束排列井然,1106个铭牌标志清晰醒目,每条“神经”的走向整齐划一,配线端子上所有线路都做了去向、作用等清晰的标记,而这些“工艺品”都是方旭华和同伴们“精雕细琢”出来的。

    “设备检查,只有行与不行,没有差不多。”一旦发现焊接点不饱满,方旭华就会马上找到施工方要求立即整改,必须重焊,方旭华说,对待设备就是这样,只要你糊弄它,它就会糊弄你。

    在富阳站的“神经中枢”,像这样的焊接点检查,方旭华和同伴们每人每天要检查5600多处,一个简单的拔套动作就要重复上千次。

    “‘神经系统’特别‘敏感’。”但这里的每条“神经”都被方旭华们“摸”的一清二楚。而仅仅140天,就有3双鞋子被他磨破。截至目前,方旭华和同事们检查完成的重点设备有8千多件,测量数据1万余条,发现问题近2千余个,“为杭黄铁路‘神经系统’的健康保驾护航。”

经济部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