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埃博拉阴影重新笼罩非洲上空

发布时间:2018-10-29 05:3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茜

  当地时间8月12日,刚果贝尼,医护人员带领一名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女孩进入埃博拉患者病房。视觉中国供图

  10月21日,媒体发布了刚果(金)最新一轮埃博拉疫情确诊人数升至200人的消息,当时死亡人数是117人。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是生物安全4级微生物,也就是杀伤力最大的一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埃博拉病毒病导致的死亡率高达90%。

  “只要见过人体感染生物安全4级微生物的后果,就永远也不可能忘记。”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的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描写了许多埃博拉患者发病的场景,比如当“人体病毒炸弹爆炸”时,发生“崩溃并流血至死”的惨状:

  “他进入了休克状态……随着一声痉挛般的呻吟,胃里涌出巨量血液,泼洒在地上……他已经昏迷,但还在继续呕出血液和黑色物质,这时响起了床单撕裂的声音,那是大肠完全打开,血液从肛门向外喷射。血液里混着肠壁组织。他排泄出自己的内脏……”

  这本书描述的事件介于1967年到1993年间,作者将这一病毒病的起源模糊地指向了非洲埃尔贡雨林的奇塔姆山洞。

  不过时至今日,人类还没有弄明白埃博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世界卫生组织称,该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但从现有证据来看,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一个宿主。人们通过接触(通常在屠宰、烹饪或食用时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通过接触被感染人的体液而感染上了可怕的埃博拉病毒。

  微小的病毒时不时聚拢成巨大的恶魔形成一片片阴影。2013年年底,一种“神秘”疾病在几内亚一个小村子里静静传播开来,2014年3月被确认为埃博拉,一年间,疯狂繁殖的病毒残忍地夺取了数千人的生命。2018年,这一“人命黑板擦”又在非洲抹出一道血痕。

  媒体在今年10月22日的报道中称,埃博拉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为此努力数十年,尽管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几粒希望的火种一直在试图照亮这场病毒战的前途。

  2015年9月4日,中国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制出的“埃博拉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和“埃博拉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获得验证,有望为埃博拉病毒的预警、监测、诊断及防控提供保障。

  今年10月19日,日本的一项最新研究弄清了埃博拉病毒的基本构造,有望用于研发埃博拉的治疗药物。

  对于那些站在前线和埃博拉病毒短兵相接的科学家来说,走近它才是最好的选择。而P4实验室(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就是他们的战场。

  据了解,目前除中国,全球公开拥有P4实验室的仅有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蓬(法国巴斯德所)、瑞典和南非等国。

  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P4实验室主任袁志明曾对媒体形容这一类高危实验室说:“除人之外,包括病毒、实验动物等进去(实验室),出来时都是死的。”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在埃博拉研究者群体里是一本畅销书。在P4实验室里,中国的科研人员也穿着和书中一样的充气正压防护服,做好了和病毒殊死搏斗的准备。

  和普通人不同,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埃博拉病毒近一点,再近一点,好给它画一幅精确的遗像。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