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八一”专题报道

在联演联训锤炼中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发布时间:2018-07-26 06:0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吕正韬

  2017年7月30日,首次由中国空军承办的“国际军事比赛-2017”空降排项目在湖北广水举行开幕式,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摩洛哥、南非和委内瑞拉的参赛队员组成的7个方阵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此外,来自中国空军的空降兵特战分队官兵还向观众进行了军事格斗技能、实弹射击等课目展示。视觉中国供图

  随着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周密推进,广受关注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即将于7月28日起区分不同项目在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国举行,这场大型赛事也将是对今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

  经过4年的连续参赛办赛,“国际军事比赛”已经成为中国军队与世界各国军队诸多联演联训的重要平台之一,很好地推动了参赛各方的相互借鉴和密切协作,促进了各国军队实际能力的提升,也持续扩大巩固了中国军队的朋友圈。

  中外联演联训现在已经为人们所熟悉,但对中国军队而言,参加联演联训的历史却并不长。2002年10月,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在中吉边境阿赖山山脉举行了战术级联合反恐军演,打开了中国军队与外军联合实兵演习的历史先河。

  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与外军联演联训作为我军开门练兵、扩大视野、增进互信、展示形象的重要军事实践,已经走上机制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演训领域正逐步涵盖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的各个方面,演训规模包括了战术、战役、战略各个层级,演训对象扩大到我军陆、海、空等多个军兵种和几十个外国军队,演训频次由最初的每年几场发展到最近的每年30余场。

  总的来看,我军组织和参加中外联演联训正在日臻成熟,也正在成为新时代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一个重要途径。

  越来越聚焦提高实际作战能力

  联演联训作为一种对外军事交流合作活动,其功能包括开展军事外交、增强军事互信、加强互鉴协作、提升实战能力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军队而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联演联训承载的意义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和趋势是越来越着眼于提高部队实际作战能力,越来越紧扣安全需求、重视与相关方致力于解决共同安全关切。

  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参加联演联训的初期和一段时间里,目的和出发点更多是政治外交层面的,带有一定的尝试性和象征性,主要在于对外展示与参演国在军事领域的友好关系,或者配合国家间重大政治外交活动,作为军事领域的补充性活动展开。

  随着中国军队越来越自信从容,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越来越清晰明确,现在中国军队参加联演联训的务实性特点日益突出出来,这也是对外军事合作领域“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重大战略思想的充分体现。

  从中国军队的顶层设计分析,当前和未来,联演联训的组训方式将严格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实施,精心选择演训课目,突出全要素演训和检验性演练,努力增加提升战斗力的实际效益;演训内容将着眼涉外军事行动需求,深化反恐、海外权益保护等领域,探索协同机制,积累联合行动经验,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一些长期以来形成的机制化联合演习,中国军队在未来也不会简单地进行重复和叠加,都会紧贴形势任务发展努力使其更加接近实战化。此外,中国军队还将注重联演联训成果的充分吸收转化,把那些有益的经验和体会在全军其他相关部队推广共享。

  细心的人们会关注到,今年2月,作为主司全军军事训练工作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颁发了全新的军事训练大纲。军事训练大纲作为指导全军军事训练的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基本法规,在这次修订中紧跟时代步伐,融入诸多新意。比如,在大纲编修的指导思想中提到“坚持全球视野、瞄准强敌,坚持根植实践、改革创新”,在编修的原则中提到“突出创新驱动,用前沿思维、最新理念、一流标准”研究训练问题。那么,这种“全球视野”和“前沿思维、最新理念、一流标准”从哪里来?当然不是闭门造车式的主观臆想,而是要在紧贴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放眼世界、比肩高手。

  如果问这次新的军事训练大纲具体新在哪儿,官方给出的答案就包括“积极吸纳军兵种品牌演习、重大军事行动、中外联演联训联赛等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瞄准世界一流军队,借鉴吸纳外军成功做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外联演联训也就自然成为提高实战化训练效益、服务战斗力提升的重要窗口和渠道。

  实践总是最生动、最活跃、最具有先觉性的进步因子。事实上,近年来参加过中外联演联训的部队官兵们,普遍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心得体会,这也是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联演联训实际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军事作为机密性很高的领域,很难具有完全的开放性,但通过联演联训,官兵们还是能很直接、很具体地感受到外军那种贯穿每个细节的作战理念、那种明晃晃摆在眼前的各种装备器材、那种自然呈现的组训方式和作战战法。

  比如,中俄两国海军近几年连续组织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就已经逐步深入到针对各种海上作战实际情况的联合反潜、联合对地攻击和对舰攻击、联合进行各种对空防御等非常具体实在的作战课目。从演训效果上看,中俄双方官兵都有相互受益的感触。

  陆军某部也非常重视参加过联演联训官兵发挥骨干作用,用他山之石提高训练实效。他们认为,“国际联演联训是研究联合训练的大课堂,官兵带回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开展联合训练的活教材。”该部还遴选百余名参加过国际联演联训的官兵担任“武教头”,专门听取他们关于议训的意见建议,破解联训矛盾难题,带动和促进部队联合训练的质量提升。

  也有评论认为,中国空军近年来开展的富有成效的“自由空战”训练,以及塔台模式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联演联训借鉴了外军的训练理念和方式。

  7月10日,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8”晴空项目的新疆军区某团官兵进行导弹对直升机靶标射击课目训练。 陆文山/摄

  服务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平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和安全战略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恐怖主义、疾病灾害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愈发凸显,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安全威胁也日益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安全形势下,进行安全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面对和应对安全挑战是一条符合本国利益的重要选择。

  同时,从中国自身发展来看,随着中国越来越走近国际舞台中心,越来越深度融入世界、影响世界,外界也更加渴望接触中国、理解中国,军事和安全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自然也成为中国外交战略全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外联演联训作为军事外交的一部分,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步发展成长的。

  相比于高层出访、军贸军援、会谈磋商等军事对外交流合作形式,联演联训因为涉及复杂的人员装备组织实施、大规模的人际接触、实际具体的作战要素互动等,也往往被视为更深刻务实,更能深化国家间军事关系,更能对外展示战略姿态的军事交流合作形式,因此也更为世界主要国家所重视。

  以美国为例,仅在西太平洋范围内,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在2014年就主导了160次双边和多边军事演习,2015年的联合演习数量更是达到175次。以美国目前全球第一的军事实力来看,组织如此众多场次的联演联训,一般认为,除了训练美军能力,其主要还是出于巩固同盟关系、拓展对外军事交往、显示力量存在等考虑,意图以联演联训服务本国整体对外战略。

  近年来,中国军队组织和参加的联演联训除了在数量和质量上有综合性的提升外,也更加注重与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和整体安全战略同步同向、优化布局、主动设计。在不断拓展丰富联演联训合作对象的同时,尤为重视与大国、周边国家和安全合作机制内国家的联演联训,这在增进大国间互信关系、优化周边安全环境、增强化解风险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军事关系也持续保持在高位运行,契合这种战略背景,中俄两军也都十分重视通过联演联训进一步巩固互信,为两国关系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两军联演联训的深度广度和质量效益也都在不断上升,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品牌联演”。

  比如,中俄两国海军自2012年开始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已经不间断地由中俄两国轮流举办6年,今年还将继续在中国青岛展开。经过几年互动协作,“海上联合”演习课目越来越复杂、专业、务实,包括水面舰艇编队超视距攻防、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自主对抗、海上联合立体登陆、联合立体夺控岛礁等近似实战的内容,呈现出“年年有亮点、场场有提高”的态势。

  再如2016年5月,中俄两军进行了为期5天的模拟弹道导弹袭击回应演习。俄罗斯军事专家表示,“两国能够在导弹发射预警系统和弹道导弹袭击防御这些敏感领域进行合作和信息交流”,这意味着,中俄两军互信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外界普遍认为,中俄良好的军事合作和高度的军事互信为地区和平和本国安全发挥了有力的稳定器作用。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军交流交往情况也是中美关系整体态势的一个切面。近年来,由于美方的原因,两军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前进。即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军在联演联训方面仍取得了不少突破。2006年9月,中美海军首次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之后几年举行的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中,又实现了中美两军混合编组和联合作业等新突破。2014年,中国军队参加了美国主导的“金色眼镜蛇”和“环太平洋”演习,这也是中国首次参加美国牵头的传统演习。

  总的来看,尽管中美联演联训主要集中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深度、广度和频度还仍有巨大空间,而且由于美国一些“任性因素”有倒退和反复的风险,但不可否认,这些联演联训活动为中美关系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因子,也成为持续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渠道。

  致力于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中外联演联训也有诸多成果,并持续呈上升发展态势。例如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系列联合演习就备受国际瞩目。面对中亚地区国际恐怖主义的严峻挑战,上合组织发起的“和平使命”系列联合军演,充分反映了各国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的坚定决心意志和可靠应对能力,各国就反恐作战的特点、战法等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切磋,每次演习都致力于提高各国实际反恐能力,对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形成强大震慑效应,积极促进了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有力巩固了地区安全和稳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近年来南海方向面临的安全风险挑战,中国早在2015年就倡议与东盟国家举行海上联合演习,以提高共同管控风险、面对挑战的能力。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共同努力,今年年内中国与东盟10国首次海上联合演习将展开实施,这也是以联演联训这种带有重要政治象征意义的方式向世界发出信号,即南海局势当前是总体平稳的,南海存在的一些问题不需要外部干涉,中国和东盟国家能够通过互信处理好这些问题。

  7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名坦克兵在准备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8”坦克两项比赛。视觉中国供图

  正逐步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尽管十几年的历程并不算长,但中国军队在联演联训之路上的成长发展却非常迅速。从一开始的单纯受邀参加,到根据自身外交战略和安全需要主动设计、牵头组织;从以周边国家为主要合作对象,到与欧美和其他地域更远国家扩展合作;从以反恐、救援等非传统安全起步,到涉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涵盖几乎各个领域,中国军队在始终保持着开阔眼界、学习互鉴的心态开展联演联训的同时,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并紧贴国家安全战略和军队建设需要审视联演联训,逐渐形成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组织或参加联演联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在新安全观理念下实施,努力达成维护本国安全、增进国家间友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相统一。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中国创造性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为破解国际关系中的“安全困境”,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崭新思路。

  中国军队组织和参加联演联训一直坚持践行新安全理念,注重与合作对象提高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从不威胁和针对别国。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联合军演就非常典型,成员国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防务安全合作精神,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致力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中国组织或参加联演联训的另一个特点,是越来越注重达成政治和军事的综合效应。从政治的角度看,中外联演联训的频次和区域分布越来越呈现出“范围拓展、重点突出”的趋势。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也需要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范围,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非常期待与中国这支“代表希望”的力量进行包括军事领域在内的接触和沟通。

  中国在保持与大国、周边国家和区域性组织之间高频度、有深度的联演联训这样基本安全逻辑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范围上的兼顾,不断扩大“理解圈”和“朋友圈”。比如近年来,中国先后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德国、罗马尼亚、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等开展了不同内容的联演联训,这些演训活动在政治外交层面的意义更为突出。

  此外,以联演联训带动政治互信,为政治解决分歧问题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也是突出政治效应的重要方面,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在年内举行的海上联合演习就是典型案例。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军队更加重视联演联训中的全过程能力训练,而不仅关注演练展示阶段的某些“高潮”部分,特别是对诸如演训活动中的对抗胜负、比赛名次等不会看得过重。以近几年参加俄罗斯发起的“国际军事比赛”为例,除了要高度关注具体比赛环节的激烈角逐,筹备赛事本身也是提升军事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因为筹备活动包括了方案设计、力量调配、装备转运、现场调度、场地构设、人装回撤等大量工作,还要充分考虑对外新闻宣传、参演人员文娱生活、军地人员生活保障等诸多事项。这些工作在性质上也都是与组织实际作战密切联系的,有的环节是与实际作战中大同小异的要素,如果能够通过实际锻炼做到考虑周全、组织严密,也必将对作战能力有重要提升作用。

  7月初,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项目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员进行通过残破障碍物课目训练。尚文斌/摄

  以更自信的开放姿态迈上高阶

  中外演练联训走过的十几年历程,是一个快速发展、富有成效的光辉之旅。通过联演联训,中国军队更加深度融入世界,视野更加宽广开阔,与中国合作的世界其他国家也更好地近距离感知理解中国军队,这些都为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军事关系,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为提高中国军队实战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解放军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铿锵迈进,人们也相信,越来越自信开放的中国军队一定会把联演联训这项联通中外的有益工作推向新的更高台阶。

  从国家安全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及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规划布局看,未来,中国军队组织和参加联演联训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趋势。比如,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主动性进取性更强。

  最近几年的情况显示,中外联演联训的场次大致在平均每年30次左右,涉及的合作国家和地区性组织也很多。注重顶层设计就是更加紧贴政治外交大局和军事能力建设需要,对联演联训的对象、主题、地域、规模、频次等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做到突出重点、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可以预见,从对象国的角度来看,未来在继续拓展联演联训合作范围的同时,深化与大国、周边和重要多边安全组织等双多边框架下的演训合作仍将是重点。

  主动性进取性更强,就是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地位作用,立足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公共产品,着眼切实解决共同安全关切,更加积极主动地设计组织与有关方的联演联训。

  目前,从中外联演联训总数量上来看,由中国主导和牵头的演训活动比例还不是很高,参与一些别国主导的多方演训活动,有的也没有真正进入到核心圈和关键课目中去。未来,可就重点战略方向、重点安全议题,与重点攸关国家组织设计更多诸如中俄“海上联合”、上合组织“和平使命”的机制化、高质量的演训活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逐步打造成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外联合演训品牌。

  主动进取的另一个内涵就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新安全观,永远不会把联演联训作为对外施压或是政治博弈的工具。

  当前,全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部署通知明确,要“用好中外联演联训联赛平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未来中外联演联训的另一个功能趋势,那就是要让联演联训成为群众性练兵比武的大舞台。可以预见,以后的中外联演联训将不会出现偏好让重点部队、尖子单位参加的情况,而是要不断扩大全军部队参与范围,让更多单位、更多官兵能够有机会去尝试体验与外军同台竞技、贴身过招的感觉。

  世界一流军队既要有一流的实力,也要有一流的形象。未来,中国军队在联演联训中还应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要把联演联训作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平台载体,在军事技能、作战问题交流之外,积极向外军宣介传播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义利观、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华传统武德、中国军队光荣传统等,通过中外人员之间的实际接触,积极塑造形象、赢取认同、构建威望,使外国受众在亲身体验中更直接具体地感知中国安全理念和中国军队魅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某信息研究中心)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