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知识付费时代,如何化解“知识焦虑”?

发布时间:2018-04-18 19:5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景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

  “现如今,时间变得很零碎,人们都在强调碎片化的时代如何进行系统地学习,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为了要获得知识,我们该付出多少代价?学习知识本应是快乐的事,为什么却会越学越焦虑?”著名作家、主持人梁文道抛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过去一年里,我国大大小小的网络知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上学、读书等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不再能轻易地回应今天的现实需要;在这个时代,似乎也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把时间、金钱和精力投放在知识的吸取上,但与此同时,人们感受到的“知识焦虑”也越发严重。

  近日,一场名为“知识的价值”的论坛活动在北京举办。这是由文化出版品牌“理想国”的孵化产品“看理想”主办,著名作家杨照、音乐评论人焦元溥、媒体人李如一与主持人梁文道一起,就互联网时代,知识的传播、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探讨。

  这也是为期一个月的首届“室内生活节”的第54场活动,此前,在为期24天的时间内,“看理想”邀请了50多位文艺人士及手工匠人开展48场文化艺术活动,并发起了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渴望速成,却不会用知识和自己共处

  作为著名作家,梁文道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被人要求最多的就是“开书单”,这让他颇为抓狂。

  “开书单本身是很斗胆的行为,并且要给不认识的人开书单更是不容易。有些人说干脆就以‘一个人必读的100本书’为标准,有时候甚至说得更耸动,比如‘人死前必读的100本书’,但这怎么可能?”他笑着说道。

  在梁文道看来,知识的获取和消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不可能在短时间“速成”的。并且,“只能说这本书读了也许会比较好,从来没有说不读这本书人生就没意义,但我们很流行这样的表达方式。”

  音乐评论人焦元溥也对此感同身受。他提到,目前,很多知识付费平台为了让人产生购买欲望,不乏采用惊悚的话术,所谓的知识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营造出来的。而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往往停留在购买阶段,真正买了之后,人们却不会用知识和自己共处。

  “对知识焦虑,其实是因为被知识丢在后面了。我们可以把这种焦虑作为获取知识的入口,但获得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令人取得快乐,真正的知识一定是被个人内化的心得。”他说。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杨照提到一点发现:“现在,遇到读不懂的情况,不少人都在质问作者,似乎读不懂是作者的问题,而不是读者的问题。”梁文道也有相似的感受,他表示,当前人们对知识缺乏敬畏心。“比较常见的读者心态是读者觉得自己比作者聪明很多,读不懂都是因为作者太愚笨了,这让人觉得很刺痛。”

  “能被内化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

  在杨照看来,互联网上所谓的知识很多,但它们充其量只是信息,不是知识。

  “知识是人们理解之后可以运用并对世界进行解释的工具,它更是一种态度,教会我们如何用自我去面对这些庞杂而丰富的资讯。”他说。

  杨照表示,作家们对开书单“深恶痛绝”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们想告诉读者——重要的不是到底要读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读书。“现在很可怕的一种现象就是速成,但速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速成不会改变你的任何看法和体会,那要这样的速成做什么?可偏偏环境总在鼓励这样的自我满足。”

  杨照认为,人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多花时间琢磨“如何将信息变成知识”,用多一点的功夫把能公开获取的信息进行私人的转化,去品味知识和自身发生的关联。

  “多数焦虑是一种‘假焦虑’,你的一生其实并不需要知道累计高达多少的知识,你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生活,要怎么样活着。”他提到,实际上,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人们不应太过功利:不要一味追问“为什么要读”“读了有什么用”,读书的过程更多是给予自己一种能力,去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系统。

  知识付费时代,提供者也有教育责任

  过去的一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平台崛起,一些争议的声音也逐渐四起: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是“二次传播”“低成本”“速成”的知识,部分平台还习惯于进行成功学的引导,可能给读者带不来太多的“获得感”。

  杨照认为,知识付费平台的本质是平台,注定会容纳包罗万象的讯息,这些讯息因为自身性质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我来说,知识付费平台的倾向是打开眼界,比如让你可以用简单方式听到西洋古典音乐、交响曲等,生活因此多了一个面向,如果没有这样的课程,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不会听。”

  梁文道则表示,他更喜欢把传播者在知识付费平台上的探索行为,定义为“把艰涩难懂的知识向普通大众撬开一点儿缝隙”——通过传播者作为中介的这层转化和解读,能够让读者更容易步入知识的大门。

  “但这个门里放了很多东西,传播者把门打开了,读者要自己继续看。传播者把以往比较神秘的知识引见到当下时空具体的受众面前,是因为希望大家与其发生关系,这个关系需要读者自己去建立起来。”他说。

  媒体人李如一补充,现如今,校园外的教育方式大大增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渗入,广义上人们在线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在未来,大体的趋势是人们自发进行的主动学习一定会越来越多。但现在很多人耻于把这种线上的学习称为教育。这种态度决定了在互联网上发声的人,一方面做着教育的事情,但又非常便利地回避掉了作为一个教育者道德上的责任。”他说。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