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王建清代表:让更多人愿意当蓝领 立志做工匠

发布时间:2018-03-08 05:2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许亚杰 程鸿鹤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正式开启。早上8点刚过,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来到位于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的“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

  这10位率先走上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既有像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这样“自带流量”的明星代表,也有来自基层的先进工作者。当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一车间“王涛班”班长王建清出现在话筒前时,人们对他及其背后无数中国汽车人的青春奋斗经历感同身受。

  作为一名从鄂西北小山村成长起来的一线工人,王建清坦言“要为蓝领工人代言”。他在自己准备的议案中建议,“不断推动人才机制改革,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让一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更多的人愿意当蓝领、立志做工匠。”

  其实,王建清自己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匠人”。作为装调工,他25年来共参与调检了25万余辆车,没有出现一起质量问题。他说,作为面向客户的最后一位把关者,“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最精,才会赋予产品长久的生命力”。

  在王建清看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传承。他所在的“王涛班”便是这份传承最好的纽带。

  1993年,王建清从军队复员时,因为会开车,被分配到了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这一干就是25年。进厂两年后,王建清升任调检一车间当班组长。2005年5月,他又被调到“王涛班”,成为第七任班长。

  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王涛班”是名副其实的“金牌班组”。该班组以全国劳动模范、原东风商用车员工王涛的名字命名。近20年过去了,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这个团队培养了两个全国劳模,见证了各项技能大赛9金3银13铜27人次获奖的优异成绩。

  “东风用王涛师傅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班组,体现了以王涛师傅为代表的一线产业工人的精神标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王建清认为,对于“王涛班”的所有成员来说,这就是一种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工作,踏实做人,安心做事,“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的精神。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竞争格局。而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推进“品质革命”,更需要依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我们东风,质量文化非常盛行,从上到下都时时讲、处处讲。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底线谁都不能触碰。而优秀的产品质量又是由我们身处一线的工人干出来的。”王建清说,“弘扬工匠精神,进行品质革命,东风一直在行动。”

  在王建清眼中,“东风49年的变迁史,就是一部中国工匠的锻造史”。40多年前,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揣着“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来到鄂西北的一座小山村,点着马灯,住着干打垒芦席棚,用劳动的双手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在王建清看来,“这为东风如今工匠精神的盛行提供了传承的土壤。”

  作为王涛的“签约弟子”,王建清已经从一名普通汽车调整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王建清也致力于将工匠精神进一步推广开来,并力求在新时代有所创新。

  从2013年年初开始,王建清探索新载体,赋予“导师带徒活动”新的内涵。他将这一做法命名为“1121” :“1”是指树立目标,争做标杆;“12”是指在一年12个月中,指导徒弟做好12件实事,每月1件,脚踏实地,积少成多;最后一个“1”是指每年指导徒弟出一项成果,以此打造会学、会干、会写、会讲、会传的“五会型”师徒。

  同时,“王涛班”还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编写了30余本教材,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体系化、知识化,使员工技能得到快速提升。

  作为东风商用车中普通而又不凡的一员,王健清身上展现出了“专业、科技、信赖”的东风人形象。“如今,东风商用车平均一天有3个新车型推出,倒逼着汽车装调工学习,比如全新的标写、验证。”王健清说,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未来,他也要紧跟时代,完成从“汽车调整工”到“客户体验员”的转变。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