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超6%的底气
答案揭晓。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
去年,中国罕见地没有设置经济增速目标。不过,到2020年年底,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2.3%的增速,而且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再次超过1万美元。今年,中国将GDP增速设为6%以上,底气何在?
李克强表示,这个目标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有信心 有决心 有实力 有底气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上“GDP增速6%以上”的年度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没有感觉很惊讶:“我觉得还是非常实事求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在他看来,经过疫情影响后,中国经济将重新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综合考虑到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经济恢复的情况。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就在逐步地恢复,到三、四季度,状况在不断转好,预计今年的经济总体上能够保持平稳运行。
二是考虑基数的因素。比如,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由于基数的原因,预计同比上升会比较多,从GDP数据表现上看,全年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这是数据的表现。季度之间的环比,可能还是会相对平稳一些。
三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尽可能做到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事实上,6%的目标可能还有些“保守”。在今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世界银行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4%,中国将达到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1%。
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向上恢复进程中,而且由于去年疫情影响,经济基数比较低,今年经济增速基本能达到6%以上。
今年是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姚景源说,“发展还是硬道理,不要追求过高速度,但也要保持一定的增速。”
“事非经过不知难。”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今年一二月份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
保就业 保企业 保民生
作为经济学者,张宇燕在分析GDP增速时会综合考量就业、通货膨胀等各种因素。他尤其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表述:新增就业11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有学者曾测算,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来将近200万人就业。“6%的增长,新增就业就是1100万人以上,这是相对应的。”张宇燕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新增就业目标相当于2019年的水平。姚景源指出,就业优先政策仍然是最高层非常重视的政策工具,特别是关注大学生、年轻人的就业问题。“稳就业、保就业,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如何更好地保就业、保民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主要就是靠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他注意到,今年中国政府围绕就业优先,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发力,给广大小微企业送去了“减负礼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贺强表示,今年实体企业减负可能要达到2.8万亿元,规模远远大于去年;另外,财政直达资金也会明显增加。“市场主体保住了,发展了,今年的就业指标完全没问题。”
对于企业的税负成本,财政部部长刘昆列举了一串数据:我国税收占GDP的比值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而且比值在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18.1%下降到2020年的15.2%,已经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对超6%的年度增速目标信心满满。在他看来,今年即将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将会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更多人群的充分就业,即使是在西部贫困地区也不例外。
据他透露,融水去年才脱贫摘帽,今年将本县经济增速目标设为8%,“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县去努力,现在就是放手去干的时候。”
本报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