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有序开放考古现场,让年轻人走近文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过去一年里,疫情的冲击没有消减公众对文博的热情,“云游博物馆”“云看文物”成了流行现象。当下文物、考古和年轻人之间的联结有多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两个他深有感触的数据:2003年前后报考他们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则有上百人报考;去年贺云翱受邀做一场博物馆相关报告时,线上听众竟然多达47万多人。
“我是非常吃惊的,我讲过很多课,第一次有47万人同步听我的课,很多都是年轻人。所以我当时就觉得‘云上游博物馆’‘云上学文物知识’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毫无疑问,这些新方式推动增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2020年首次线上举行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四天的直播,观看总量达2278万人次,这也让贺云翱感受到了公众对考古的浓厚兴趣。
当下年轻人爱上文博,文博也在走近年轻人。
贺云翱既从事过田野考古工作,又承担了考古专业的教学任务。他欣慰地看到,曾经的“冷门”专业渐渐“热”起来了。
贺云翱说,有的大学生本科是学其他专业的,选择来考古学专业读研究生。“这些青年人对我说:‘贺老师,我们选本科专业的时候是爸妈的要求,现在本科毕业了,我要决定自己的命运,找回当年的爱好,我要来学考古。’”
“这些都反映出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考古事业的热情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一种好现象。只有热爱国家,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人,才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得一种自信,获得一种自尊。”贺云翱说。
在贺云翱看来,考古工作是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事业,但考古工作细致严谨,过程漫长枯燥,涉及学科众多,专业成果相对晦涩难懂,为此,考古和大众相对疏离,不少人对考古工作成果了解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开始进行公共考古学的探索与实践,但与社会需求相比,我国公共考古事业尚处于起始阶段,参与受益群体乃至组织者数量等皆存在很大局限。”为此,今年两会,贺云翱带来了《关于国家支持公共考古事业发展的提案》。
贺云翱认为,考古界应当及时向公众公布已经过科学论证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十三五’期间,4260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研究项目持续实施。面对如此丰硕的考古成果,相关方更需建立沟通发布机制,将考古发掘成果及时向公众宣布,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考古学所揭示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种种成就,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贺云翱建议,推动有条件的田野考古现场对公众有序开放。他对本报记者说:“我认为考古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考古学要为人民服务。如果考古成果只停留于少数人阅读的论文里,肯定不够。我们要破除神秘性,让考古成果走向大众。”
贺云翱觉得,可以在保证文物安全和参观者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放考古现场。“边发掘边展示”,让公众了解考古过程;在现场布置展览,提供讲解等服务,可综合采用新媒体数字化的展现形式,将严谨扎实的学术与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帮助公众了解考古学知识和文化遗产事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过去一年里,贺云翱身体力行,跟随全国政协考察团重走了长征路,奔赴全国各地参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实地调研,也走遍大运河沿线城市。
今年两会,他在《关于推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等文物保护的提案》中提出,结合当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际和文物保护状况,建议开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等沿线文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摸清各自家底,并建立数据库。
“加强研究发掘,助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更好地讲述文物故事。”在此过程中,贺云翱希望能充分用好现代的工具和形式。“比如说数字化融媒体、文化创意、短视频平台等,把传统和时尚设计结合起来,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多层次、多形态、多渠道地讲好我们的文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