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40年前,一群农民集资,造了一座“中国农民城”

作者: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1月2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上世纪80年代,浙江温州流传着民谣:“平阳讨饭,永嘉逃难,洞头靠贷款吃饭……”1981年,著名的贫困县平阳分县,由一个贫困县变成两个贫困县。其中苍南尤为贫困,既没有县城、中心镇,又没有经济中心,为此,当地决议要建经济中心和物质集散中心——龙港镇。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城》,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一个不设乡镇和街道的“镇改市”——浙江龙港的发展为主线,讲述了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真实历史。

20世纪后半叶,几乎每个农民都有一个进城梦。在《平凡的世界》《人生》等经典作品中,均有对农村青年“有志者、誓进城”的奋斗经历的描写,“农民进城”一度成为某一时期写作的文学母题。而《中国农民城》则记录了一群渴望进城的农民造出一座城的曲折历程,写出了新时代的创业史——农民造城。

40年前建镇时,一片荒滩的龙港从几个渔村开始发展,百姓生活困苦,第二任书记陈定模主动请缨到龙港镇任职。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带领村民们就地建城,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赶上对岸的鳌江,让农民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有电灯,有公路,有中学,有医院,有图书馆。

没有申请到国家投资,龙港在陈定模的带领下,只得挖掘“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资源——动员农民集资造城,在中国率先推出户籍制度改革;在土地法出台前,率先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吸引了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集资建城”,创造了震撼全国的“龙港速度”。

在《中国农民城》中,每个人物都在用生命和梦想书写着传奇。老书记陈定模是龙港的第一位奇人,他屡屡在绝地寻出生机,虽只有小学毕业文凭,却能通读政治理论名著。在反复思考研究中,他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和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出台“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的政策,找到了改革的方法和依据。

龙港人早年间将万元户称为“猴子”,每个“猴子”都有自己艰辛的奋斗史,每个人的致富路都记录了被梦想照耀下的力拼苦搏。从小纺纱绣花的陈智慧、深山割胶的陈瑞星、盖七层楼的杨恩柱,还有陈长许、杨晓霞、王均瑶等龙港人,每个人的富裕之路和观念变革,都成为新时期农民实现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作家铁凝曾说:“文学艺术是人们认识和想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这个新时代,作家艺术家尤其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就是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并将自己的认识和理想传达给人民,从精神上启迪人、激励人,创造美好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农民城》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作者朱晓军深入采访和记录了数百位龙港人的昨天和今天,留下了珍贵的城市变迁记忆和农民转市民进程中的心灵史。

朱晓军,当代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以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写作一直备受关注,出版有《一个医生的救赎》《高官的良心》《快递中国》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

【责任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