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锐评 >正文

规范信息审核 不让“代检”浑水摸鱼

作者:朱昌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8月17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澎湃新闻记者在浙江杭州市、安徽合肥市等地暗访发现,在利益驱使之下,国内存在违法代替体检的黑产链条。一些人员违规在百度贴吧、QQ、知乎、豆瓣等平台发布“代检”推广信息,代检一次费用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上万元,宣称业务涵盖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事业单位公务员体检等。只要付费后,这些人员就会安排“枪手”代替前往医院、疾控中心完成代检。

代检黑产链条并非第一次被媒体曝光。但如最新报道所揭露的,它们如今依然非常火爆。这表明,当前社会对于代检的警惕和防范意识仍需提高。要真正遏制这一现象,首先需要从客观正视它们的存在开始。

代检虽然于法于理不容,但它在现实中的运作其实并不隐蔽。比如,一些论坛、社交平台随时都可以搜索到相关信息,“供需”对接比较容易。在很大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一直是在半公开进行。而体检机构的“不设防”状态,也大大纵容了代检现象。如调查发现,不少体检中心的医护只询问体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三项基本信息。如此粗放的基本信息核实,让代检有了太多趁虚而入的空间。再者,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入职者出具体检证明,也更多只是完成一项既定的程序,而少有实质性的审核与过程监督。

不夸张地说,不管是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还是各种单位要求的年度体检,虽然在今天变得越来越普遍化、常态化,但全社会对它的真实度要求并不高。这背后或许是低估了代检现象的发生几率,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体检在很多时候仍只被当作一种程序要求,它的真实性到底几何,又可能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并没有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基于此,不管是各网络平台,还是体检机构、用人单位,显然都有必要对这个半公开存在的灰色黑产建立更多的防范机制,不能让代检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代检防范意识薄弱的另一面,是当前各种各样的体检要求的泛滥。早在2010年,多部门就联合发文,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但时至今日,还是有不少入职者“被自愿”检查乙肝五项,企业也存在拒录、辞退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现象。毫无疑问,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社会性歧视所催生的不必要的体检,直接增加了社会对于代检的需求。此外,不少行业还存在不合理的体检要求,像健康证一般只限于特定行业需要,但在现实中也有扩大化使用的迹象。很显然,如果这部分体检“伪需求”能被有效压缩,代检黑产市场或就不至于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说到底,蔓延的代检之风,是相关治理缺位和体检机构、用人单位失防,以及不合理的体检要求共同作用带来的产物。要有效遏制其继续蔓延,必须对症下药。对于广泛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代检推销,理应加大信息干预力度,相关执法监管也应适时跟进,加大对代检黑产的执法力度;体检机构则应规范信息审核流程,压缩代检浑水摸鱼的空间,对体检的真实性负责。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消除就业歧视,不让求职者因为不合理的体检要求而影响就业,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白毅鹏】

《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探访复兴号背后的工程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2 20:12:04

邓亚萍: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中国慈善家杂志2021-08-12 23:28:55

《密室大逃脱3》收官,寓教于乐又给人温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9 13:30:37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正式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9 17:13:17

毕业后回校见导师 聊起的困惑比论文还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5 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