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邓亚萍: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2021年08月12日

1997已经定格在遥远的上世纪。那一年,24岁的邓亚萍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开启了自己不可预知的全新旅程。唯有一点她心里很清楚,退役即巅峰。


8岁获得人生第一个冠军,连续8年世界乒坛排名第一,18个世界冠军荣衔……“有99%的可能这就是我的人生巅峰,无论将来做什么,都不可能超越之前的高度了。”她在2020年的一场演讲中这样说。


又一个24年过去了,她一路摸爬滚打,求学、从政、经商,经历荣耀,也曾承受质疑。她不断变换赛道,时至今日依然难言舒适。“太难了,太累了”,作为一名创业者的她这样说。不过,她向来喜欢新赛道,也乐于学习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体育给了她最大的精神财富,一路拼搏,勇往直前。


二十多年前打下的“江山”依然可以在流量时代为她带来关注度和商业价值。内心的善意、多年受到的集体主义教育,也让作为公众人物的她心甘情愿为公益事业奔走。在她的字典里,体育、公益早已密不可分。


将微博命名为“小个邓亚萍”的她本身就像一部励志片,不断突破极限,挑战不可能。她无悔过往的每一次选择,唯愿做真实的自己,将所知所学贡献社会。至于外界如何评价,已经无暇顾及。


她笃信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言,“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开明妈妈的挫折教育


2021年,四年一度的奥运周期,邓亚萍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离开赛场多年,她依旧活跃在体育圈、时尚圈、综艺圈,并不时制造热搜。


东京奥运热火朝天的7月底,她在中国乒乓球队混双之战失利后写下上千字的战术复盘,获得千万次阅读,数万次转发。在国际乒坛,她是所向披靡的“初代大魔王”,没有多少人比她更懂球里乾坤。8月初,《中国体育英雄联盟》第三季上线。自2019年这档节目第一季开播以来,她以主持人分身份与数十位体育冠军促膝谈心,英雄惜英雄。


邓亚萍领衔的教育公益类综艺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


她还“冷不丁”抛出一档教育类公益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沉迷游戏、叛逆青春期、棘手的亲子关系……节目播出前,种种扎心话题已在网上形成热度。


作为一个15岁男孩的母亲,邓亚萍亲自坐镇这档倡导平等沟通的亲子代际观察节目,串联起家长、青少年、专家等各方,立场鲜明,不做和事佬、拒绝和稀泥。在节目现场,一个对母亲出言不逊的男孩甚至被批评到失声痛哭。


在节目组看来,邓亚萍是一位“开明妈妈”,温和但有原则。


2006年,初为人母的邓亚萍依然在为国际奥委会的工作和北京奥运的筹办而忙碌,也因此少了许多亲子时光——孩子两个月就断奶了;北京奥运期间,忙到一两个月不能回家,孩子见到她喊阿姨。


如今,儿子十几岁了,邓亚萍仍然为了工作到处飞,但是她对孩子的培养并没有缺位。拒绝佛系、吃苦教育,是她常常在网上和访谈中提到的教育理念。


夫妻二人都是乒乓球运动员,她的父亲也是一名乒乓球教练,但她并没有让儿子成为“乒三代”,因为深知职业体育的竞争残酷。但在孩子四五年级开始接触乒乓球之后,她便以专业要求对他严加管教。每天三小时加上周末一整天的学校训练,到了周末夫妇俩还要给孩子开半天“小灶”。


“练兵乓球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他吃苦,让他知道做成一件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成绩在其次,她最想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孩子的全面人格,培养他的目标感、执行力和公平竞争的意识。“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讲究的是规则内的公平竞赛。赛场上谁会让着你啊?可能因为你是邓亚萍的儿子反而别人更想打赢你。”


2020年春节,她让儿子在乒乓球队度过。这在许多家长看来难以理解的事,在她眼里却正常不过——十几岁进入国家队,她很少能回家过春节。她对自己的严苛也是出了名的:为了加快步伐,绑着沙袋在超负荷练习;日常训练中,她每天多练45分钟,一年下来就比别人多练48天。


当年那个跟在父亲的自行车后面一圈一圈跑步的小个子女孩在功成名就多年后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色。2004年,她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出版发行,在这本35000字的英文专著的扉页,她向自己的父母致谢。邓亚萍的父亲是一名乒乓教练,母亲是棉纺厂工人,典型的严父慈母组合。


2004年,邓亚萍35000字的英文专著《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出版发行,这是她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


她的先生也成长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普通家庭”成为她教育孩子的关键词,她不希望孩子有任何的优越感。“我跟儿子说,我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你也只能靠自己,去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老牌冠军培养出了冠军。邓亚萍的儿子先后获得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大赛的男单冠军、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


冠军,一个让她又爱又恨的词,“每个运动员都想拿冠军,但是冠军只有一个”。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她与冠军失之交臂并饱受压力。跳出体育圈,她对冠军的定义理解更加宽泛,能够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是冠军,而赢得冠军的秘诀就是:肯吃苦、要热爱。


从学生到导师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是外界对运动员群体的普遍误解。但是在邓亚萍看来,能够获得奥运冠军的顶尖运动员,一定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他们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体育、献给了国家,退役之后在一些知识、技能方面肯定是有缺失的。”离开赛场之后,她也是带着这种不服输的心气,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读书、可不可以做研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外界的刻板印象。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读”。初入清华外语系,她连26个字母都写不全,甚至学到大把大把掉头发。事实证明,这番“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精神换来了她在学业上的三级跳。


退役之后,她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以及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从英语“零基础”到用英语写作论文,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国际奥委会原主席萨马兰奇一直对邓亚萍青睐有加,但是当她请求“老萨”为自己写一封博士推荐信的时候对方拒绝了,他觉得难度太大,对一个运动员来说几乎不可能。但是经不住邓亚萍的再三恳请,萨翁最终同意了。2008年11月,邓亚萍获得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题为《全球竞争视角下的奥林匹克品牌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一位身兼数职,同时要为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忙碌,并且初为人母的女性而言,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摄影/MORE × JOLI Studio


在国际奥委会工作的13年造就了全新的邓亚萍,她说“那是另外一个赛场,更综合、更复杂”。初来乍到,她甚至还来不及发言就已被带入下一个议题。在逐渐适应环境之后她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那就是广结善缘。她说,在国际组织里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多交朋友,结成广泛共识。13年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在国际组织中发声,发挥中国人的价值。


今天的邓亚萍已是一个颇具国际视野的精英女性,思维敏捷、开朗健谈,是运动员成功转型的代表人物。但她坦承自己是一路学过来的,并且还在不断学习。


转型做教练、担任体育官员、做体育培训,这是大多数顶级运动员退役后的主要选项,邓亚萍跨度更大,转型次数更多。无论成败,她无悔于过去的每一次选择,也欣然接受今天作为创业者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对于打硬仗她是有经验的。当年在国家乒乓球队,邓亚萍是多年的“一号”选手,最难打的对手、最不愿意上场的场次,别人挑剩下的都是她的。如今,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她也只能迎难而上,“当同伴做不成、所有人都看着我的时候,我必须顶上去。”


多年的学习、磨砺也让她有足够的本钱去给年轻人指点迷津。2016年,邓亚萍受聘担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导师。这一项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学子,以培养青年领袖的领导力为己任。


这些来自清华、哈佛、牛津的高材生们让邓亚萍感到后生可畏,同时她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他们传道受业。2018年,毕业前夕,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学生希望从导师这里得到一些宝贵的忠告。


邓亚萍给了她两个建议,一是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在你来这里学到了一些,你更要去做”;第二,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先不要去想我要得到什么,首先应该想去别人,你能够帮助别人得到什么,其实你自然而然就能得到”。这是邓亚萍心中最为宝贵的中国智慧,也是她多年历练后的人生感悟。


2019年8月30日,天津大学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邓亚萍结合自身成长历程, 现场诠释了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为新生带来开学“体育第一课”。图/CNSPHOTO


从“结对子”到劳伦斯


1988年,15岁的邓亚萍进入国家乒乓球队。这是一个在她心中“三观非常正”的集体。


她在《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一书中曾经采访过一位中国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中国乒协副主席,对方详细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主管体育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体委主任贺龙元帅如何关心乒乓球事业,通过体育战绩提高国际声望、提振国民信心。


等到邓亚萍进入国家队,前辈们也会向她讲述乒乓球队的“革命传统”。老运动员告诉她,乒乓球队的首任领队是一位老红军战士,操一口浓重的陕西口音给运动员做思想政治工作,讲的全是打仗的事。“他会说,我们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出生入死都不怕,给你们上点量,让你们跑个一万米就开始叫了?不能这样!”邓亚萍回忆。


这种“根正苗红”的氛围塑造了她不怕吃苦、集体荣誉至上的精神特质和行事风格。比如,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她首先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不能出错,其他可以试错”。


她说自己有四成左右的时间在为公益事业忙碌,这也与她早年所受到的集体主义教育不无关系。在慈善、公益事业还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1980年代,国家队通过“结对子”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当年与邓亚萍结对的一个女孩来自河南桐柏县,这位受她资助的女生曾经在当地电视台的带领下进入国家队体验生活。吃饭时,邓亚萍发现对方只吃素不吃肉,原因是没吃过,不习惯。


2015年11月04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柘园小学。邓亚萍走进校园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互动。图/视觉中国


这件事给了邓亚萍极大的震撼,虽然同在河南,但是农村的孩子与长在郑州的她竟然差距如此之大。这是她公益之路的起点,也激励她在公益之路上不断前行、始终把目光投向弱势群体。


她有一个朴素的想法,自己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功成名就之后应该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人获得成功,燃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夺得两枚奥运金牌,她将5万元交给河南省副省长,使得数百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成为中国奥运冠军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一人。1996 年,她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奖金中再拿出5万元人民币,捐给山西省繁峙县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她还和队友共同资助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失学儿童、发动中国乒乓球队向佤族儿童捐献“希望书库”。


进入国际组织工作尤其是到英国留学之后,她开始留心公益组织在西方社会如何运作。在她攻读博士的剑桥大学主街上有一家慈善商店,毕业生们会将自己无法带走或不再需要的个人用品送到店里,由店家分门别类清理干净后送到贫困地区。当地还有专门的公益组织到社区收集居民闲置的玩具、服装鞋帽,送给有需要的人。尽管国情、国民生活习惯不同,但公益慈善事业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还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邓亚萍被推选为劳伦斯体育学院在中国最早的一名成员。2000年创立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创立是唯一的全球性体育颁奖礼,此奖由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0名体育记者提名人选,然后由52名各领域顶级的退役运动员组成的劳伦斯体育学院评选。协会、颁奖、慈善是劳伦斯体育学院的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慈善板块在全球三四十个国家开展一百多个项目。邓亚萍随着劳伦斯奖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多次慈善活动,并深受感染。


从2004年起,中国体育十佳运动员评选与世界劳伦斯体育奖结合,成为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邓亚萍担任委员会主席。虽然后来因为版权等原因,十佳劳伦斯在中国不再颁奖,但“体育+慈善”的模式也开启民间体育公益事业的先河。


十多年里,邓亚萍带着退役冠军走遍全国各地,以亲身经历向少年儿童现身说法,激励他们拼搏奋斗。数万名学生走进励志课堂,和冠军面对面参加体育运动。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蒲公英计划”、关爱残疾和残障青少年的“心灵之光计划”、关注失足青少年的“携手明天计划”是当年的三个重点慈善项目。


2020年10月23日,在贵州省丹寨县金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行的“天才妈妈梦想工坊”成立仪式上,邓亚萍展示自己绘制的蜡染画。图/IC


“体育鼓舞人心,慈善回报社会”是中国十佳冠军委员会倡导的公益理念,回首往昔,邓亚萍觉得这个组织曾经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退役冠军有组织、有计划地投身公益事业,“这些年我们大家都努力过,很多冠军都特别乐于参与各种各样公益活动,拿出时间和爱心,甚至亲自捐款捐物,我觉得真的很了不起。”


如果说有遗憾,邓亚萍觉得除了最广泛地动员体育冠军,还应该发动更多参与者投身其中。“体育公益应该把从事体育产业相关的创业者、企业家乃至全社会都纳入进来,一起做善事才对。”


体育即公益,公益即生活


小小的乒乓球在共和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比赛中一举夺魁,为新中国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1971年,“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成为大国关系冰雪消融的前奏。


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的新一代国手,邓亚萍既承担了为国争光的使命,也见证了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16岁,邓亚萍夺得首个世界冠军。从1989年到1997年,她6次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和4枚奥运会金牌。这是她作为中国乒坛最早的女单“大满贯”得主交给国家的靓丽成绩单,也是中国乒乓球辉煌战绩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邓亚萍三个字几乎成为乒乓球的代名词。


2020东京奥运会上,乒乓球依然是国人格外关注的项目。似乎“国球”所向披靡才是理所当然,稍有闪失就有引发巨大争议。“社会需要体育去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继续为国家奋斗。”邓亚萍深知中国体育承载着多重涵义,它关乎国家荣誉、个体命运,也关乎社会公益、生命质量。


邓亚萍等人在《超新星全运会》节目中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乡村体育室”项目进行捐赠。


她本人就是“体育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来自普通家庭、身高不占优势。在十佳冠军委员会的慈善项目中,她常常带着冠军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现身说法,“绝大多数冠军来自工薪阶层家庭。我们是怎么拼出来的,我们太清楚了,希望通过自己的例子,告诉现在所谓的弱势群体,你要像我们这样努力,就能成。”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整体富裕程度的提高,体育对于国家、国民的价值也在嬗变。邓亚萍越来越看重体育对普通人的价值,“体育关乎所有人,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1997年邓亚萍从国家队退役,第一次离开培养她多年的体制;2016年,辞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一职则是她正式与体制告别。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她正式“下海”后的工作重心,投身体育产业,对她而言既顺理成章又肩负商业与公益的双重使命。


回顾过去的五年,她喜忧参半。全民健身时代正在到来,体育产业的巨大市场让资本、体育人都看到了商机,但同时体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本热潮来去匆匆,市场重归平静。


就像面对难打的球赛一样,她知道这时候更需要耐心。“体育不是一个能快速获取回报的行业,需要时间去培育市场,培养运动习惯、消费习惯。作为体育人我们了解行业发展的周期和规律,所以更应该以客观冷静的状态去面对。”


她希望体育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让更多人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快乐,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虽然从商业逻辑来看短时间可能是困难的,但是我希望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加长远,而不是急功近利。”她看重全民健身的长远价值,也相信专业、用心的服务能够带来大众的认可。


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基于这些原因,她将投身体育产业、推广全民健身视为自己终身的事业。


对于邓亚萍而言,体育是她事业的原点,体育与公益、公益与生活早已融为一体,甚至对她而言体育就是公益,生活就是公益。“我生活着,同时也在公益着。”


她每年付出大量时间参与公益活动,近两年还亲自到云南、贵州等地区参与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乡村体育室”“超仁妈妈”“天才妈妈”等女性公益项目,几乎跑遍了决战扶贫攻坚的“三区三州”。但是,时间精力所限,加上疫情因素的干扰,让她也越来越多地选择以线上方式参与公益,即便是录制综艺节目,也被她视作传播公益力量的一种手段。


她说多年的体育生涯带给自己的最大精神财富就是坚持二字,是坚持让从小不被看好的她一路拼搏直至走上人生之巅。多年来,她始终以自身经历去讲述关于坚持、创新和自信的故事,去点燃更多人生命中的光与热。“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在各种场合、通过不同手段去宣传体育精神,宣传拼搏向上、勇往直前这种人类共有的精神。”

【责任编辑:侯歆钰】

邓亚萍: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中国慈善家杂志2021-08-12 23:28:55

《密室大逃脱3》收官,寓教于乐又给人温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9 13:30:37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正式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9 17:13:17

毕业后回校见导师 聊起的困惑比论文还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5 21:01:21

国潮风起,年轻人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4 19:31:02

有特长却又不够高水平,未来的路怎么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5 21:01:17

“理想与你皆耀眼”,纪录电影《大学》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7 12: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