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非遗传承人王晓璐:赋予白银温度的银花丝技艺,值得更多人认识它
“做马龙的银丝画,还是为了能让更多人认识银花丝,能让大家关注就是一个好事。”银花丝技艺传承人王晓璐对封面新闻记者说道。
奥运会期间,非遗传承人王晓璐利用银花丝工艺制作的马龙银丝画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马龙他比心的动作特别可爱,考虑到银花丝工艺的特点,我就设计了一个相对卡通的形象。没想到大家都还挺喜欢的。”王晓璐没想到这次为了网店上新的“误打误撞”,又一次让银花丝走入到大众的视野中,言语中止不住地开心。
银花丝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与蜀绣、漆器、瓷胎竹编、蜀锦并称“成都五朵金花”,这其中最“神秘”,也最易失传的“金花”,就是银花丝。银花丝分为南派和北派,北派就是以“镀金、烧蓝、镶宝”为特点的北京花丝镶嵌,南派就是遵循“不镀金、不烧蓝、不镶宝”,追求纯粹白银之美的成都银花丝。
以前,银花丝属于宫廷享用的贵重之物。20世纪80年代,成都生产的银花丝大多都是销往海外,并未走入寻常人家。等国内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了,机械化时代也开始了,依靠纯手工制作的银花丝制品早已过了立足扬名的时机。“现在成都从事银花丝工艺制作的人,已经不超过30个人了。”说到银花丝的传承,王晓璐担忧不已。
王晓璐
让银花丝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晓璐的母亲,是国家文化部指定的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道安,也是少数能够独立设计、制作,并掌握“无胎成型”等技术的人。从成都金银制品厂离开之后,道安沉淀了三四年后,成立了自己的银花丝工作室。
王晓璐那时还小,她还记得母亲的辛苦:“母亲每天的工作量都是在12个小时以上,连销售也要自己上,每一个环节都靠自己。我印象很深的是,我都睡了一觉了,母亲还在焊接台上焊接。”王晓璐说,焊接工作完成之后,母亲的脸就像是关公一样通红。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再加上不忍父母的辛劳付诸东流,王晓璐在大学时期就下定决心,要将银花丝的工艺传承下去。
高中毕业后,王晓璐报考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在学校读书的期间,她迎来了自己第一次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当时在杭州有个展会,我就问母亲能不能把我设计的首饰也带过去试试。我记得我设计了一对脸谱的耳环、一套鱼的首饰、一套像水母的耳环。当时做手工的老师傅和母亲都不太认可我的设计,但最后也还是做了出来,带去了杭州。没想到的是,只有一些样品的首饰,居然很快就卖得差不多了。”
王晓璐的新颖设计居然如此受欢迎,这是道安没有想到的。从那以后,道安就放手让王晓璐去设计,也是希望王晓璐的新鲜想法能够为银花丝的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性。果然,王晓璐没有让母亲失望。
道安确实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传承人,她设计制作的摆件精美绝伦,更是少见地掌握了“银烧兰、堆景、无胎成型”三大技术。但即便是道安,制作一个摆件也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周期长、价格贵,导致了银花丝一直“深藏闺阁”。道安便创造出了制作周期短、价格相对没那么昂贵的银丝画,让普通百姓也能有机会拥有银花丝技艺的精美。而王晓璐所做的首饰,更是让银花丝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普通人也能“买得起”“戴得起”的非遗。
花丝如世界千变万化
却最能反应白银本色
2013年,文殊坊打造“非遗一条街”,邀请“道安银花丝”的加入。起初,道安是不太赞同的,但王晓璐说服了母亲。“开店后发现,喜欢花丝的人还是很多的。也是这时才意识到,首饰能让更多的人发现银花丝,这才继续开发更多的款式。很多人虽然不懂银花丝,但当大家看到后,还是很感叹的,说明这个工艺还是非常的好。”2015年,王晓璐开起了网店。“我们还会讲解制作过程,让大家了解银花丝这个工艺。现在,有更多人把银花丝当作成都特色带回去,送给朋友和家人。”
镶嵌珐琅的银花丝作品
镶嵌珍珠的银花丝作品
在经过诸多尝试后,王晓璐找到了与银花丝的白银光泽最为搭配材质——蓝色的珐琅和充满立体感的珍珠。于是,王晓璐和母亲的店里有了更丰富的款式。
但是遵循“不镀金、不烧蓝、不镶宝”原则的王晓璐,还是倾向于表现银花丝纯粹的美。“白银本身是没有什么颜色的,银花丝就靠粗细不同的丝的搭配,来表现光泽度的变化。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银花丝才是最能反应白银本色的工艺。”
和那些走进店里,凝视着银花丝作品而忘记时间的客人一样,即便每天都面对着银花丝,王晓璐还是沉浸在它的魅力中。
“银花丝里面的花纹非常细密、迷人,就像大千世界里的千变万化。大体看起来或许是一样的,但仔细看每个花纹都不一样,这就是手工艺人的温度。”白银是没有温度的,是银花丝这个技艺和无数手工艺人赋予了它温度。正如王晓璐所说的“银花丝不应该只存在在宫廷里,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一样,她正在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银花丝这项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