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媒FM >正文

“空巢青年”的孤独并非毫无价值 | 夜读

作者:夜读团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3月17日





「第337期」


多给“空巢青年”一点温暖,

让漂泊的灵魂不再孤独 

黄帅

来源 中国青年报(2021年3月13日)


“空巢青年”的话题再度热了起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建议:“在尊重‘空巢青年’群体中对于独居甚至独身的个体生活方式选择的基础上,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

对此,上观新闻发文指出:“很多人注意在一份提案中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处于独居状态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7700万人,预计2021年将上升到9200万人。”随着这一数字逐年增高,单身、独居、孤独,成为外界描述这一群体的典型标签。

虽然每个人选择“空巢”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动“空巢”的人,渴望能尽快结束孤独的状态。大城市的高房价、工作强度和通勤压力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些人的精神状态。

正如胡卫委员所说:“‘空巢’与否,从个体层面看,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但从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上,则应关注关心关照这一群体,尤其是该群体中确实需要帮助的人群。”

多给“空巢青年”一点温暖,让这些漂泊的灵魂不再孤独,正在成为更多人的社会共识。关于如何提高“空巢青年”幸福感的问题,澎湃新闻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表示:“一方面推动社交粘合度,在增加社交基础上推动婚恋的成功比例,另外一方面通过丰富社区的文化文娱文体等各项活动,组织志愿者各项公益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加现实感,向即使‘空巢’但不‘空心’的方向努力,为该群体的独身人群提供身心平衡和健康的广泛基石。”

通过社区给“空巢青年”更多关怀,的确是个办法,但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很多独居的年轻人,未必有兴趣和时间参加社区活动,这些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需要得到不同形式的关照。

其实,很多“空巢青年”的日常生活并不见得是乏味无聊的,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选择也很重要。从个体来说,不论现实情况如何,都应该尽量乐观看待自己的生活前景。即便漂泊在异乡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会绽放幸福的花朵。

对此,广西新闻网发表文章,强调了从精神状态上提升“空巢青年”生活质量的必要性:“多元化的城市文化拓宽了‘空巢青年’的视野,自然也让他们的奋斗充满了‘代入感’。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也正因如此,这个群体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光阴。在这段时间内,不妨做一个‘慎独慎微’之人,即便没有空调和啤酒,也要认真打磨自己、充实自己,耐得住寂寞和清寒,忍得了孤独和苦楚,为人生理想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事实的确如此,孤独并非毫无价值,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是一种温暖色调的生活态度。即便“空巢”的状态一时没法改变,也不妨学会在孤独中寻找幸福感。内心的强大与平静,最终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力量。“空巢青年”也可以幸福,这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也需要年轻人自身的努力与突破。




主播  徐蕴

剪辑 黄心仪

视觉 穆静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