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铸就历史丰碑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毡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在广袤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诞生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在这片草原,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研制核武器的基地,由此诞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也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党中央果断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金银滩草原上的原子城,其前身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二二一厂,是新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因研制诞生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而被世人誉为“原子城”。
“党一声号令,我们闻令而动,立即赶赴青海高原,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也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1961年年初到原子城,在基地工作了32年的原二二一厂厂长王菁珩说。
高原见证共和国之恋
对新生的共和国而言,研制核武器可谓困难重重,其中,人才的匮乏是第一大挑战。而大批留学海外学子的归来,让这项伟大又艰辛的事业开启了光明之路。
曾师从国际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在上个世纪40年代,郭永怀就因解决了国际航空领域的“声障”问题而名扬海内外。虽然在国外有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但郭永怀还是心系新中国。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期间,美国当局曾用调查问卷试探郭永怀,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郭永怀写下一个“否”字。“母亲虽然很穷,但孩子依然挂念,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回的时候就要走!”他坚定地说。
1956年,突破重重障碍,郭永怀回到祖国,很快就投入到研制“两弹一星”的事业中,他经常往返与北京和青海之间,全身心参与并指导研制工作。
1968年12月,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在激动之余他连夜赶往北京,向中央领导汇报这一喜讯。12月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着陆的瞬间,突然失去了平衡,只听轰的一声,火焰冲天而起。
当人们寻找到郭永怀的遗体时,发现他和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好不容易将两具烧焦的遗体分开,才发现那个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就被夹在两人中间,竟然完好无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研资料。
郭永怀、王淦昌、钱三强……在核武器研制中,科学家们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伟大的事业,他们的故事如今还在金银滩草原上广为流传。
一代青年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每一次技术创新、每一个科技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
1961年1月,23岁的王菁珩从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青海二二一厂核武器研制基地,一呆就是30多年。
从北京坐40多小时的火车到西宁,再坐敞篷卡车到基地,王菁珩和分配到基地的大学生们从基础建设做起,全力投入技术研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先后完成爆轰试验探测装置、小球模具、聚焦元件等试验和装置研制,为核武器研制成功付出了全部心血。
“条件越是艰苦,越是磨砺人,我们以保尔柯察金为榜样,心中唯一的追求,就是要为祖国核武器事业添砖加瓦。”后来成长为二二一厂厂长,如今回首往事,84岁高龄的王菁珩依然充满了激情。
祖国不会忘记
为了祖国的核事业,除了冲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还有一大批作出重大牺牲的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这些共和国都不会忘记。
世世代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279户牧民,因为核基地的建设,人生和家庭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1958年基地选址后,他们接到迁移命令时,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息的土地。
牧民搬迁时,正值草原深秋季节,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到处是厚厚的积雪。拾不到牛粪,牧民们只能烧帐篷杆子和马鞍来取暖,露宿在雪地里多数人冻坏了手脚。很多妇女在迁徙途中生下了孩子,但她们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没有多停留一天,就继续前行。其间,牛羊因为饥饿和乏力在途中大量死亡,两个月后到达新牧场时,牛羊已所剩无几,很多人变得一无所有。
虽然一路艰辛、未来的日子还有很多的困难,但是牧民们,谁都没有埋怨、没有提出任何条件,深刻体现了搬迁牧民“一心向着毛主席,一心向着共产党”,对祖国忠贞不渝、至诚至爱的民族大义。
共和国也不会忘记原二二一基地工作过的无名英雄们,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努力为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服务,有力促进了核武器研制工作。
当时,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他们分别收到调令,但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允许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夫妇二人只是向对方说明要在近期前往某地执行任务,随后便匆匆收拾行囊踏上了征程。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两人同时来到二二一基地,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抵达后两人从未在厂区内见过面。两人之间的联系全靠信件,而信件要从北京转一圈之后才能到达对方手中,两人饱受着相思之苦,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两个人在庆功宴上相遇,面面相觑、悲喜交加,后来才知道,原来二人工作的地点仅仅相隔几十米。
“两弹一星”精神代代传
原子弹爆炸成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见证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原子城不仅有新中国“原子人”的奋斗足迹和红色基因,更有跨越时空的思想财富和精神宝藏,具有天然独特的革命传统教育、理念信念教育和党史党性教育优质资源。
2009年5月,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开馆;2012年10月,纪念馆成立了海北州历史上第一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近年来,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宣讲团从海北出发,走遍青海、走向全国,掀起学习“两弹一星”宏伟历史,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热潮。
“那一次我哭了,因为想到当年风华正茂的他们舍家为国,如今却是白发苍苍,依然无怨无悔时,我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说起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两弹一星”老功臣宣讲的情形,宣讲人员都感同身受,而这种震荡心灵的感动也始终激荡在每一个聆听者的心里。
原子城纪念馆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60多万人次,成为人们汲取“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原子城宣讲团的足迹也遍布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可移动的纪念馆,将“两弹一星”精神传递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