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中国人的故事 | 全国政协委员李迎新:不打不成器?自己的“熊孩子”能打吗?

作者:焦点(实习)郑勋展(实习)甄梦琪(实习) 洪静怡(实习)邓朝霞(实习)王宁(实习)魏上昆(实习) 杨鹏坤(实习)苏颖(实习) 来源:中国青年网2021年03月09日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的故事#微博话题持续聚焦青年关注,围绕#委员称不打不成才误导了中国家长##家长咆哮式辅导作业违法吗#等热议话题,邀请了代表委员和青年网友共同参与讨论。此前中新网曾有《体罚抄作业女儿酿出惨剧 狠心父亲出庭受审》报道称,某家长因为女儿抄同学作业,对女儿进行体罚,用绳将被害人的手、脚均反绑,逼迫其跪在地上,最终导致其女儿窒息死亡。案件虽是个例,但话题关乎每个家庭,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

  你小时候被父母打过吗?长大后的你觉得父母打你对吗?家有“熊孩子”,做父母的能打吗?家长教育孩子的不当方式是否被法律约束?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提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等残害限制家庭成员的人身自由,以及经常用谩骂、恐吓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身体和精神上的侵害等行为。合理正常的管教,则是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予未成年人积极的引导,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监护人不能为所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实施包括虐待遗弃在内的多种行为。”

  采访中,青年网友@宁朵儿 认为:父母通过一定的惩罚性行为对自己的教育是合理的、正确的,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有爱,还需要有敬畏,有些时候惩罚是一种保护,让孩子知道规矩不可逾越。青年网友@雷阿龙 则认为,咆哮式辅导、责骂式数落都是家庭暴力,情绪上的愤怒无法代替理性的说教。“不打不成才”误导了家庭教育,打骂只能约束孩子一时的行为,因材施教才是正解。采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会对孩子内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们更希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采用和平沟通、积极交流的教育方式,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你怎么看?欢迎参与#中国人的故事#微博话题留言讨论!

策划:杨月 李慧慧 张旭鑫(实习)

记者:焦点(实习)郑勋展(实习)甄梦琪(实习)

洪静怡(实习)邓朝霞(实习)王宁(实习)魏上昆(实习)

杨鹏坤(实习)苏颖(实习)

设计:刘振淳(实习)黄纤(实习)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