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推荐
2021
01/05
16:39

你好,2021丨他和一碗拉面的故事,看完“真香”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拉面经济”成支柱产业

  “拉”出扶贫新路子

  2020年,马乙拉四大部分时间开着自己江苏号牌的车,留在老家青海化隆。原本打算在1月初的拉面大赛之后稍事休整,带孩子去自己开拉面店的江苏太仓过寒假,但是疫情打乱了计划。

  马乙拉四: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我大部分时间在化隆,拉面生意由外甥负责。往年生意好,他们人手不够我就回去,2020年那边生意也不太好,三个人就够了。

  马乙拉四的拉面店停业再开业,生意逐步恢复。受到整体物价影响,一碗面的价钱从9元涨到10元。他在老家的山路上拿起手机,支付软件响起店里收款信息的提示音,频次也比前一年少。

  将近两千公里外的江苏太仓,马乙拉四和外甥马成林合开的拉面店里,收款的声音靠一只蓝牙音箱播放出来。12月25日中午休息时,周围打工的人很快坐满了小店。

  “拉面经济”是化隆的支柱产业,也是脱贫的重要动力。2020年,在全国各地开拉面店的化隆人受到疫情影响,有人要暂时关店,有人到其他城市重新开始,也有人改行去电子厂打工。

  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副局长马建国介绍,关了一部分拉面店,但新开的店还是增加了一部分,总体数量基本持平。

  △疫情缓解后,化隆县组织拉面从业人员复工复产(化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县里为滞留在老家的拉面店老板和员工进行就业培训,又在疫情缓解后联系航空公司提供低价机票,推动他们复工复产。还发放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困难。

  马建国:2020年,关于复工复产的贷款放了1.5亿元,最低是10万元,也有20万、30万元,基本上10万至30万占80%左右。

  “年后打算再开一个店

  带动经济困难的老乡”

  2020年虽然收入减少,但化隆的拉面人也要在这特殊的一年出一份力。去年3月开始,马乙拉四在江苏太仓的店立起“环卫工人免费用餐”的招牌, 收银台旁边挂着锦旗和证书,感谢店主为武汉和本地防疫人员捐款捐物。

  外甥马成林说,虽然自己开店借的钱还没有还清,但和舅舅商量后,还是决定要一起献爱心。马乙拉四记得,这次总共捐出的4000多元,跟十多年前自己刚刚外出打工一整年攒下的收入一样。

  马乙拉四:当年我一年的工资下来也就4000多元,一个月350元。那时我是贫困户,就想着以后赚钱了要帮助需要的人。2020年疫情发生后, 我们支援武汉,就像支援自己的亲兄弟一样。2021年,我打算年后去外面再开一个店,带几个经济困难的老乡,把他们吸引到拉面经济里。

  也有开拉面店的化隆人已经把产业做大,在邻近阿什努的德恒隆乡新建了养殖场。化隆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安晓龙说,他首先捕捉到了商机。

  安晓龙政府引导在离安置点一公里的地方建立一个集中养殖场,全部养肉牛,随后我们开始向全县延伸、扩大。计划让全国270个大中城的1.7万家拉面馆里都用我们当地的食材,包括当地的菜籽油和牛羊肉。

  马乙拉四希望阿什努乡也走出这一步。

  阿什努乡乡长马明琪说,最近县上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要让各乡按实际情况拿出规划。“还有一些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当中还没有完善的,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会积极争取这些项目。”

  “我对拉面很有感情的

  想把拉面事业做大”

  过去几年的扶贫项目已有成效。通往若兰村的公路两边,可以看到退耕还林种下的沙棘树挂着黄色的果实,太阳能电池板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坡上反射着阳光。

  冬至过后,“数九”的第三天,马乙拉四开车从这条路回若兰村看望母亲,路面干净,只有山顶还留着一些残雪。

  △青海阿什努乡若兰村,夕阳照在残雪的山坡

  搬迁之后,村里的住户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老人不愿跟马乙拉四进城住楼房。

  马乙拉四:老人说这边习惯些,从小长大的老人们都在这边,能一起聊聊天,转一转。尤其是母亲的腿不好,高层电梯停电的话她不方便爬楼梯。

  △马乙拉四和母亲在一起

  在马乙拉四的化隆县群科新区的新家里,一月份拉面大赛“参与奖”的奖状放在玄关的醒目位置,他的两个儿子在老家上学。

  马乙拉四儿子:好好上学,当个宇航员,去太空,去外面探寻世界奥秘。

  往年的周末,两个孩子在江苏太仓的拉面店里帮过忙,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晚上凌晨1点或者12点睡觉,马乙拉四觉得孩子太辛苦。

  马乙拉四的外甥马成林还在重复这样的生活。“我对拉面很有感情的,我想把拉面事业做大。”

  △江苏太仓,拉面店深夜打烊后,马成林打扫卫生

  时间倒流回2004年,马乙拉四第一次出门打工时19岁,目标只是希望能吃饱饭。在那之前,他是阿什努乡的放羊娃,和哥哥一起在山坡上铲出一条路。“这条路是我和我哥哥用铁锹挖的,走这边放羊的话近一点。”

  2020年冬天的下午,马乙拉四又走上这条山路,白色的半个月亮已经爬上半空,夕阳即将退向山的背后。

  山坡下,他曾小住的土房子在搬迁后只剩几道残破的墙,头上的山顶,羊群像云一样飘过。他不再是当年的放羊娃,甚至有了肚腩,走在自己铲出的路上,也有一些气喘,“以前没有这条路的时候,我们从那里绕一大圈要走20分钟左右,路修好后5分钟就到了。”

【责任编辑:胡庆章】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