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新视点  ->> 正文

冯骥才等委员谈“传统文化热”: 有根花才开得好

http://www.cyol.com  2017-03-08 11:58

来源:中青在线 张敏 叶雨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敏 叶雨婷

    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诗词大会爆红”以及“传统文化回归热如何持续”的问题。一时间“传统文化回归”成为两会热词,并多次出现在政协委员的提案中。为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黄宏、阎维文。

    文化自信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

    在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看来,文化自信来源之一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冯骥才已担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他参政议政的35年间,始终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从抢救中华民间文化遗产到保护传统古村落......冯骥才的提案内容基本是关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 冯骥才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厚重思想、各式各样的经典人物、无穷无尽的文化创造......岁月中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是中华传统文化,“要发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能讲的故事太多了!” 全国政协委员阎维文也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文化自信要有支撑,这种支撑就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回归是必然

    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传统文化热会不会热度维持一时、很快就消失?冯骥才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冯骥才认为,不同于具商业属性的流行文化的转瞬即逝,中华诗词是代代传颂的经典。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热也反映了大家心中对诗词的热爱。我们是有诗歌的民族,“热爱诗歌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冯骥才说,尽管文化多元、消费文化形成风潮、传统文化看似与社会生活疏离,其实,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每一个人血液中的。“其实我们说的汉语也是传统文化。”他说,当下经济发展太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走得太快时总要情不自禁扶扶把手,这个把手就是定力。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心中的定力。“因此传统文化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全国政协委员黄宏认为,传统文化回归一定不是过眼云烟,“这是根的问题。”黄宏说:“就像植物,你知道根在哪儿,你才知道花在哪儿。花的营养一定是从根部供给到顶端的。如果根都找不到,那花一定开不好。因此艺术家要有文化的根脉。”

    传统文化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不少政协委员共同的声音。冯骥才的两份提案《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对传统生活文化的参与和体验的提案》和《关于教育应重视美育的提案》都与青少年教育有关。他建议将孩子们带到传统生活中去,比如清明节带孩子去扫墓、春天带孩子去踏青、插柳等。

    冯骥才肯定了教材对于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他说,传统文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典籍中文本式的传统文化;一种是融于日常中的生活文化。教材中的文化让孩子明白传统的知识,而在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感性的,要亲身感受,明白古人为什么这样做,才能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热爱它。“所以,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注重体验。”

    全国政协委员阎维文带来的《民歌要从娃娃抓起》提案中也提到,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民歌,成为小学音乐教育必修的一部分。阎维文发现,推荐给小学生学习的歌曲中,民歌只占10%。“民歌起码要占到30%。”阎维文说。他建议将民歌纳入小学课堂音乐必修课,从小培养孩子听民歌。并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们了解民歌、产生感情,形成成长的记忆。“每个人都觉得妈妈做的饭最香,这种味觉记忆是从小养成的,因此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

    传统文化要创新才能更好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代代年轻人。多位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民间传统手艺、传统文艺形式,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很多年轻人往往觉得它们不够“新潮”、“不好玩”。阎维文在多次走访山村、寻找民歌中发现,爱唱民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甚至不会唱民歌。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的火爆似乎为传统文化的普及探索了新路。冯骥才提出,不要指望用几台综艺节目激起人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文化影响人要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影响。“不是做几台节目热闹热闹,就可以简单实现的。”他说,综艺节目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式上的创新,“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喜爱。”

    把传统文化与综艺相结合的创新也是阎维文认同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新方式。近期,他参加的一个以民歌为主的音乐综艺节目让他觉得“形式很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歌手在舞台上通过编排演唱,将传统民歌和流行元素结合,把多个民族的民歌用新方式进行展示,“这是非常好的,新形式年轻人很喜欢。”

    阎维文说,年轻人也希望接触传统的东西,但需要找到更吸引他们的方式。2016年11月,他开通微信公号“阎歌好听”每天向公众推送一首自己喜欢的自己演唱的民歌。“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人广泛接触传统民歌。”效果出乎他的意料:刚开通3个月,粉丝量已经从500人增长到两万多人。更让他意外的是,据调查,粉丝大部分是18~22岁的青年。“所以不要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关键是我们要把功课做好。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

中青在线北京3月8日电

    (实习生朱晓君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徐虹)

【责任编辑:邓江秀】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把偏僻的声音带到北京

 爬过山坡、淌过水塘,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几乎走遍了老家湖南新化县的每一条山路,只为找寻那些散落在荒山背后没人听见的声音。她要把这些声音放大,带到北京让更多人听见。

总理最强音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总理见招拆招,直面回应,“强音”依旧精彩。

王毅:帅气表情包里的大国风范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一如既往金句叠出,收获了广大网友的超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