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1
01/04
13:57

2021,总有人......

来源:玉渊谭天

终于告别2020年,大家仿佛都长长舒了一口气。但,仔细一想,世界是带着许多问题进入到了2021年。

疫情、经济衰退……不安感似乎并未远去。

但有些东西,在悄然靠近。

网友们谈相信大过怀疑,谈希望胜过绝望,谈勇气多过恐惧。

很明显,问题很多,但我们没有退缩。

过去的2020年,面对困难,总有人成为信息洪流中的信标。

相应的,2020,仅在今日头条上,有关“人”的搜索,就有55亿次。

总有人照清来路,同样,也总有人会照亮前路。

总有人向前一步

这一年,大家都在寻找信心与确定性。

在灰色的2020年,中国经济,是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

为中国经济筑起底线的,是逆行者。

2020年2月1日,“离汉通道关闭一周后,从外省进入武汉的人数,却在持续攀升,共计约达12.38万人次。”

他们都是谁?

报道,记录了他们的面孔:

有人把银行卡和钱放好,给家里备好了半年的粮食,还留下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如果我有个万一,就让儿子朝着武汉的方向磕个头就行,不用为我难过”,这是只身前往武汉的建筑工人。

有没日没夜,一心想用最快速度将物资运往武汉的物流司机。

更多的,是医护人员。

2月11日,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在一周内,由1万人,增长为2.3万人。

当时,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2.1万吨蔬果,在半个月内,运抵武汉;疫情第二严重的广东,派出了人数最多的医疗救助队。

正因如此,2月3日,有报道中写道:“疫情严峻,但我们对中国经济仍有信心。”

这个信心,变成了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

疫情控制后,复工复产,变成了大事。

这一次,为中国经济“回血”的,是顺行者。

当我们还在家中隔离观望,总有人先迈出回归常态的第一步。

2月13日,外卖和快递行业复工人数已经达到213万人,复工比例超过62%。

随后,制造业复工、服务业复工、云复工……中国经济,展现出它的韧性与活力。

2020年,逆行者与顺行者相向而行。

危机关头,总有人一往无前。

他们的背影也成为最让人难忘的画面之一,留在2020年的记忆中。

总有人在艰难中选择站立

科技脱钩,仍是2021年的难题。

芯片制造、精密仪器、航空发动机,我们离这些号称“工业化皇冠上的明珠”,只差“最后一公里”。

但行百步者半九十,焦虑,仍在持续。

2020年10月22日,华为Mate40新品发布会,让人们感到“见证了历史”——Mate40的芯片是华为自研,台积电代工的麒麟9000。

由于美国制裁不断加码,这款芯片,成为了麒麟系列的绝唱。

一家企业,自然无法对抗一个国家机器。而对于中国来说,被人卡着脖子的痛楚在这一刻显得淋漓尽致。

中国芯片行业已在低潮中徘徊许久。

2003年,有人靠一块造假的芯片,骗过了几乎所有人。

这一乌龙,也让中国芯片行业一度成为被外界嘲笑的对象。

不久后,一家叫做中芯国际的企业,再次点燃了大陆芯片行业为数不多的光亮,但很快,它就深陷与台积电的官司当中。

创始人张汝京,也被迫离开。

那一年,也是曹韵入行的时间。他在文章中写道:

“然而,数十万的中国芯片从业人员,就在这样绝望的行业大环境中隐忍了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壮大。”

即便再难,也总有人站出来,选择坚守。

被迫离开中芯国际的张汝京,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还是和芯片相关。

还是在上海,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它仍然“不知疲倦”地为芯片研发打造了一片热土,如今,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张江高科技园区。

数十万中国芯片行业从业人员,开启了芯片史上的“万里长征”。

而当美国挥动着制裁的大棒,企图技术封锁中国时,华为海思让我们把最后的底牌攥在自己手中;中芯国际也能独当一面;而上海,拥有了大陆芯片行业新生代的半壁江山。

更为重要的是,芯片人等到了那个“最好的时代”: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被列为明年工作的重点。

没有更坏的局面了,之后的每一步,都是进步。

坚守的,又何止芯片行业。

1985年,适逢哈雷彗星回归前夕,全世界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

美国科学促进会甚至发起了“2061工程”——在哈雷彗星再次回归前大幅提高美国国民素质。

在中国,这件事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也是那一年,一名年轻人前往荷兰德文格洛射电天文台做访问学者。因为没有路费,他只能先坐火车去东欧,再前往荷兰。

也是那一年,另一名年轻人留学结束,从瑞士准备归国。

留学期间,他去了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总部参观。大厅里,摆着代表各个国家最高知识水平的物件。

中国选择了代表工艺水平的景泰蓝花瓶,而美国的展品,是一块月岩——几十年间,无人超越。

“人家的水平,确实不一样”。

这两位年轻人,一位叫做南仁东,“天眼”之父。

另一位,叫做叶培建,嫦娥之父。

2020年12月,在波多黎各的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生坍塌,中国的“天眼”,成为该领域“唯一重要的仪器”。

2020年以来,“天眼”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比彗星观测的难度,高出不止一个量级。

2020年,嫦娥五号携带着2公斤珍贵月壤,成功着陆。

两人的一生,都和这两项工程紧紧地绑在一起。南仁东更是为了点亮天眼,燃尽生命。

厚积薄发,2020年的每一点突破,早在几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埋下了伏笔。

当我们进入2021年,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总有人要站出来,解决最难的问题。

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坚守不以年计,而是用一辈子来丈量。

总有人迎战恶意与曲解

2020年,我们对国际风云的关注空前。

最主要的,当然是美国。

总有人用事实和证据来回击无妄的抹黑。

这些抹黑也许会引起一定关注,但是泼脏水丝毫解答不了美国人的疑惑,反而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一个欲盖弥彰的美国。

号称全球最强的美国疾控中心竟然失灵,美国疫情失控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美股历史性暴跌之后又暴涨,谁得了便宜了,谁又承受了损害?

失业人数激增,有钱人却越来越富有,疫情之下,美国到底是谁的美国?

带着这些线索,我们一步步“起底”美国,总有人站出来解疑释惑,不仅有美国疾控中心的官员、还有耶鲁大学的学者、以及长期在美国驻扎的记者。

起底的目的,并不是“一人一句”的骂战,而是要解构他们“是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要“干什么”。

拨开一张张关系网,一个真实的美国,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前所未有的灾难和挑战,唯利益和私欲至上的理念战胜了集体的团结和国家的利益,一个个滑稽的政客不断撕扯着美国最后的“遮羞布”。

面对质疑和误解,我们用事实说话,一次次交锋中也让我们更加认清了真实的力量。

12月12日,中国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做出了新的气候承诺,引发外媒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里,引用了中方发言中的一句话——“中国历来重信守诺”。

但这篇名为《China lays out steps towards climate targets at UN summit》报道所用的配图,却是一张上海外高桥燃煤电厂的图片。

下边写着一行小字,“相关人士指出,中国的新排放目标仅比先前的目标略有改善”。

报道的副标题,也是一句“美国拜登政府将集结全球,共同应对气候问题”。

明褒暗贬,还是那熟悉的双标套路。

但实际上,《巴黎协定》签署五来年,中国是仅有的几个,完成自己减排承诺的国家。

这些“中国贡献”,在被无视,或是曲解。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的经历,也是如此。

他和他的团队经过10多年的研究,证明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是之前西方研究成果的3倍。

这篇论文,不仅有详实的地面观测数据,还有最新的卫星观测数据作为支撑,都是中国团队自主测量的,推翻了过去占主导的西方测量资料和标准。

即便事实和数据无法驳斥,但是有些人仍然希望通过拖延来阻挠中国成果的发布,这篇论文从提交《自然》杂志审核到发布,花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

▲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数据估算, 中国陆地具有巨大的碳汇能力

在这期间,NASA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过去近20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有25%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当中国所做的事实和证据就摆在那里,哑口无言成为一些人最后的窘态,他们不得不承认,真实,是面对质疑和误解,最好的解释。

话语权,也是西方霸权的一种体现。

帮助人们拨开迷雾看见真相 ,让世界听清“中国的声音”,让世界看清“中国的样貌”。

2020年,每一件事,总有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为中国发声。

“总有人”相加就是“所有人”

2020年,当遇到风险与磨难时,我们看到“总有人”挺身而出。

2021年,当我们再遇到挑战和困难时,我们也许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总有人”。

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无数“总有人”相加就是所有人。

现在,2021年来了。

2021年,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一路,同样需要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这一路,同样会有“黑天鹅”,会有“灰犀牛”;这一路,注定不平凡。

但有了2020年的经历,中国人,无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1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带着这份从容与自信,2021,我们来了!

【责任编辑:曹竞】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