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资讯
APP下载

当代英语歌剧巅峰之作《切肤之痛》亚洲首演

发布时间:2018-10-23 22:4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青在线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英国乐评人鲁伯特·克里斯坦森评价:“如果这不是一部现代音乐的经典,我就吃下我的帽子。”乔治·本杰明说:“在我创作《切肤之痛》的两年半里,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创作它,我每天只做这一件事”。

    英国当代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扛鼎之作《切肤之痛》,今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半舞台版。《切肤之痛》创作于2012年,首演于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在此之后六年,这部歌剧在欧美古典音乐舞台刮起了一阵旋风,席卷各大音乐节和歌剧院,上演80多次,今晚是该剧的亚洲首演。

    《切肤之痛》的灵感来源于一个13世纪的传奇故事。加泰罗尼亚的一位游吟诗人与一位当地贵族的夫人走到了一起,这位贵族在发现奸情之后,将游吟诗人的心脏挖了出来,喂给自己的妻子吃。

    在歌剧中,作曲家将故事稍作改编:一位残酷的地主(守护者)邀请一位年轻的艺术家(男孩)到他的城堡为他写一本书,他的妻子艾格尼丝渐渐沉迷于男孩的才华并且最后选择了追求真爱。地主杀死了男孩,也将他的心脏喂给了自己的妻子。当艾格尼丝意识到自己已经吃掉了爱人的心之后,她宣称自己从未尝过更美味的食物。

    “爱情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幕剧。”在歌剧第一部分的结尾,艾格尼丝对男孩如是说。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影射了陷入爱情时的复杂心理,也暗示了这部歌剧的艺术表现手法。基于马丁·克林普创作的歌剧剧本,演出中歌唱家们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也会评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这就刻意不要求观众有代入感,以艺术手法告诉观众这故事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在这种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观众造成的精神冲击,但也保留了故事原始的情感冲突。

    《切肤之痛》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对古乐器的使用。玻璃琴是美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擦奏体鸣乐器。通过手指沾水摩擦玻璃发出声音,音色如水银泻地。但这种乐器多用于室内乐的创作,在大编制的乐队中很难获得一席之地。古大提琴是大提琴的前身,又叫腿式维奥尔琴。因其柔和的音色以及有限的音量,古大提琴在17世纪之后难以适应编制扩大的乐团和露天演奏。

    然而,乔治·本杰明在《切肤之痛》中用现代音乐的技法赋予了这两种古老乐器以新生。在本次北京国际音乐节制作的半舞台版中,玻璃琴将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克恩演奏,古大提琴将由罗米娜·丽诗卡演奏。

    乔治•本杰明出生于1960年,7岁时开始作曲。1976年,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与梅西安一起学习,之后又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与亚历山大•戈尔共事。在他年仅20岁时,《被平坦的地平面所环绕》这部作品就由BBC交响乐团在BBC逍遥音乐节演奏。

    《切肤之痛》开演前放映了一部特别采访纪录片,影片作为独家视频采访,向观众呈现了一场与《切肤之痛》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对谈。观众可以领略到作曲家的创作肌理和他早期受到的影响。这也是拿督黄纪达基金会再次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手打造的“对话”系列大师课第三期。

    拿督黄纪达基金会主席铃玳爵士夫人说:“作为乔治•本杰明的挚友,我很高兴这部歌剧能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进行亚洲首演,也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其中,并为大家呈现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大师课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部歌剧的复杂性。同时我希望大师课这个项目可以启发更多的人去关注他的作品,追随他的创作脚步。”

文化副刊部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