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顾诵芬:让歼八鹰击长空

发布时间:2017-05-05 10:31 来源:央广网 作者:潘毅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潘毅)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顾诵芬院士手持歼8II型战机模型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投身研制歼击机的事业?

  顾诵芬:要说最直接的还是日本人炸弹,我七岁的时候经历到现在忘不了那个情景。没有强大国防就挨欺负,所以这个事我要搞,飞机就这么上来了。

  记者:从无到有自主研发飞机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顾诵芬:上天以前航医要检查,看你的营养什么够不够,按规定得吃一个月空勤灶再上去,我没去吃也不敢吃,因为吃了那个回家的时间太长,不愿意我的老伴知道我去干这些事。

  记者:未来我国战斗机发展趋势是什么?

  顾诵芬:最重要的现在来看,飞机必须隐身能力要很强,电子跟火控系统要综合好,要有好的发动机。

  1969年7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高速歼击机“歼八”飞机在沈阳首飞成功。站在跑道尽头的一辆卡车上,“歼八”副总设计师顾诵芬手里掐着一块秒表,还在紧张地测算飞机滑行时间,“飞机很安全的下来了,下来以后我们一起从卡车上跳下来,飞成了,我的心情也很高兴。”

  看似成竹在胸,但是这位飞机设计大师在歼八试飞前夜,还是紧张得怎么也睡不着,“一个炕上四五个人,很担心,睡到半夜突然就醒了,把旁边的同志压住了,他问怎么了怎么了,我说我梦见就是那个飞不起来,着急了。”

  顾老位于北京的家,与想象中的大师风格不同,这里写满了陈旧与简朴——客厅家具是1986年公家配发的,老式沙发蒙着褪色了的布套。他的陈列柜里,摆满了中国历代战斗机的模型,最显眼的就是歼8战斗机。顾诵芬说,他和飞机结缘,就是从航模开始,“(小时候)我一个叔叔送给我一个橡筋动力的模型,这种东西在当时的北京是见不到的,我父亲支持我搞这些玩意,带我到上海买了一个模型,可以在屋子里飞,撞了天花板还能继续飞。”

  长大后,爱玩航模的顾诵芬开始学着造真正的飞机。从交大毕业后,他最初是维修抗美援朝战伤的飞机,“当时图纸不是我们设计的都是苏联来的,干这个事儿我不太有兴趣,我的兴趣要自己设计飞机。”

  顾诵芬的愿望在1956年8月得以实现,他和徐舜寿等人一起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112厂飞机设计室,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们几乎从零开始,完成了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1964年,歼八飞机的研制被提上议程,“设计什么样的飞机?这个飞机要比米格21看得远,第二是留空时间长,第三是要爬得快、飞的快。”

  歼八顺利上天只是第一步。

  无法超越声速,成为歼八研发的拦路虎,顾诵芬亲自参加高速风洞飞机模型油流试验,最终,被研究人员戏称给歼八“穿裙子”解决了抖振的难题,“买了红毛线,剪成150毫米,贴了整个垂直尾翼跟后机身上。飞机下来以后看清楚了,在水平尾翼跟后机身连接的地方一大片毛条都撕掉了,于是就按那个区域做整流罩加上去。”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的名字取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名句。北京北苑2号院,他的办公室和家都在这个大院里。几十年来,两点一线、来去匆匆,生活简单、朴素低调,如同他的名字,一生以前人高尚品德激励言行,不事张扬。即使是自己的回忆录,他也坚持只谈飞机设计工作和航空科研有关的经历。虽然顾诵芬已87岁高龄,但学习,依然是他每天的功课,“把国家的放在第一位可能是每个科技人员必须具备的,另外确实得认真念书,要创新不看新的东西是不行的。”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何欣】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