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
2020
12/25
09:34

“云端”润“心田” 奏响战疫“最强音”

——积极探索构建“云思政”工作新格局

作者: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青在线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一场疫情肆虐中国大地。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军工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研究思政工作规律,充分把握新形势、瞄准新问题、运用新技术、推进新举措,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契机”,全面挖掘战疫中生动、鲜活、典型的育人元素,积极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探索构建起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战疫”思政工作新格局,从“云端”到“心田”,讲好中国、武汉、学院的战疫故事,奏响爱国战疫最强音。

(学院荣获“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一、筑牢“云思政”宣传阵地,凝聚并肩战疫“向心力”

    依托网络云端平台,用“网络的、校园的、青年的”传播方式,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打造发挥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的“云思政”新阵地。

    1、开展“云党建”,汇聚战疫合力。疫情发生后,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和思政教育新途径新办法,拓宽育人渠道,做到党建、育人不断线、不断档。“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学院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党支部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战疫突击行动,以行动凝聚力量。线上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线上主题班会、组织生活会……各基层党总支积极打造“云端党建”平台,以“线上思政”助力“三全育人”。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封城期间,学院共有122名党员同志下沉到社区一线战疫,300余名在校学生请战抗疫做志愿者。

    2、巧用“云宣传”,传递战疫正能量。学院紧扣被征用、隔离点休舱、国家安全教育日、建校70周年活动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网络传播作用,多角度报道师生在疫情防控中“抗疫情、勇担当、争先锋”的先进事迹,共推送460余篇相关内容,被学习强国、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权威媒体转载和点赞。学院官微以《“并肩战‘疫’,武汉船院与您同心同力”》《船院战“疫”每一天|风雪交加日,家园守护人》等为题,讲述了在校教职员工冲锋在前、直面疫情,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指挥部,全力做好宿舍调配、工作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情况,展示了武汉船院隔离点历时53天,作为运营时间最长、隔离人数最多、风险最高的高校防疫战场,为武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的突出贡献。

(充分发挥“两微一端”舆论导向作用)

    3、奏响“云号角”,绽放职教战疫之花。疫情之初,学院通过校园网、微博、今日校园APP、班级QQ群、钉钉群等陆续发布两封告学生书和一封倡议书,将征用情况、征用过程告知全体学生,号召全院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大义,主动传承“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价值追求,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顾全大局、勇于担当,做美好家园的建设者与守护者。学院校园网、官微以《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党旗》《武汉船院抗疫全纪实|让职教之花在抗疫战斗中绽放》《与疫情赛跑|船院人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等文展示了船院人的英勇行动,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高明老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次点赞的张玉欣同学等一大批抗疫优秀典型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等中央及省级媒体多次报道。

(逆向前行,绽放职教战疫之花)

    二、打造“云思政”教学模式,共绘爱国战疫“同心圆”

    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不断优化网络思政教育供给,实现教育载体有效延伸,将思政课教材有字之书与中国战疫无字之书有机整合,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从“云端”到“心田”。

    1、全面铺开“云上思政课”。疫情期间,学院全面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充分利用学银在线、腾讯会议、云班课等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通过开发“思政课战疫小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研究打造“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致敬逆行者”、“从对抗击疫情的不同态度行为看国家制度差异”、“坚持群众路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携手抗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10余个战疫思政专题,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深入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

    2、开展“同上一堂战疫思政课”活动。“那些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是什么给了他们逆行的力量?”这个问题“最美逆行者”用了一个春天来回答。9月7日,学院2020年“开学第一课”开讲,万余名师生共上一堂“战疫思政课”,共同感受“英雄之光”在学院绽放。党委书记黄士华在课上讲到,“在堪称史诗级的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在中国悲壮雄浑的抗疫篇章中,有属于我们船院的一页故事,在这场大考中,船院精神愈加璀璨夺目,船院人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老牌军工背景学校的担当,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3、着力打造战疫思政金课。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常态化开展交互式教学,形成贴合学生接受习惯的“师生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如,通过提出“对于中国抗疫,你在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对许可馨事件,你怎么看”“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有哪些”等互动问题,开展抗疫故事分享,创设情境进行说案导知和论道修身,营造出共同参与、活泼热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学活力,持续推动思政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三、创新“云思政”服务形式,搭建师生成长“连心桥”

    特殊时期,学院党委、后勤等全员参与,践行“以生文本”教育和服务理念,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全方位关怀学生,引领师生坚定理想,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

    1、“云疏导”关爱健康显温度。学院全面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员上阵开展心理咨询,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倾听、陪伴”心理支持工作,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年底,为了更好地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学生自身心理防护,帮助同学们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试方法,学生工作部以“疫路相伴,感恩有你,从心启动,健康成长”活动主题,专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毕业寄”暖心服务“最后一公里”。受疫情影响,5410名2020届毕业生无法返校清理物品。学院第一时间组织启动“云打包”服务,将暖心“毕业寄”作为一次特殊的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润物无声方式,帮助全体毕业生收拾快递宿舍物品。调查问卷、视频直播、图文核实、电话沟通……负责整理物品的每一位老师都通过视频通话和同学们一一确认,让大家“一对一”线上实时了解、掌握现场情况,确保每一件行李完好无损地全部入袋。在6月炎热的武汉,一件件湿透的衬衣、一张张挥汗如雨的脸颊背后,是全院教职工的默默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暖心服务打通了毕业工作“最后一公里”,滋润和呵护着船院学子的青春成长。

(来自武汉船院的特殊“毕业寄”)

    3、“云招聘”助力稳就业。学院积极落实教育部、湖北省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及早研判、主动作为,制定了《特殊时期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从摸底调研、强化服务、开拓市场、精准帮扶等8个方面32条实施细则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向200多个企业发出了“云就业”联系函。疫情期间,筹划举办线上招聘会8场,联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开展“一帮一”行动网络招聘会1场,用人单位累计参加1362家,提供就业岗位约11000个,疫情期间多个专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截至6月初,全校整体就业率达88.05%,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云招聘”不打烊,助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拓展“云思政”活动阵地,激发笃志报国“赤子心”

    运用好战疫这个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学、写、唱”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1、学原文,领悟伟大精神。院团委发起开展“绽放战疫青春·万名团员共上一堂团课”线上主题微团课活动,结合我院青年在防疫、等志愿服务一线的动人事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重温五四精神内涵,在全院团员青年中掀起了一场“青年大学习”的热潮。

    2、写感悟,展示精神风貌。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发布“观看全国抗疫思政大课”写一篇体会、“以‘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题”撰写一篇800字散文、“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明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等任务,让学生围绕主题积极发挥展业特长、开展线上创作,通过多样的视角,或传递抗疫必胜信念,或传播健康理念,或描绘逆行者精神图谱、歌颂抗疫一线奋战者的感人事迹,产生一批暖人心、振士气的感人作品。

    3、唱心声,抒发家国情怀。认真落实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精心制作集中展现全国上下、武汉人民和学院师生“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学院师生48小时完成抗疫公益歌曲《武汉的百万分之一》的创作、编排、演唱、录制等工作,被学习强国平台、腾讯视频、B站等平台展播,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唱响心中所爱,加油中国!)

    身处英雄之城,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军工院校,在不平凡的2020年,历经70年峥嵘岁月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始终铭记“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建校理想,始终秉承“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价值追求,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传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积极贡献“船院”力量。

【责任编辑:唐红】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

【中国吸引力】十八洞村看脱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20-11-02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