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12月22日,迎来冬季第四个节气——冬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进入冬至节气。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冬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因此“冬至”又叫“日短至”或“日南至”。当冬至开始的时候,表示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节气之一。相传是人文初祖伏羲通过测日影发现冬至点,并以冬至日为岁首。
冬至到,“数九寒天”来了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宋英杰说,冬至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北京地区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日落最早的一天、日出最晚的一天,各地大不相同,但白昼最短的一天却是相同的,这是古人所提炼的高度共性。人们不仅根据白天的长短变化来判断冬至的到来,还根据麋鹿角开始脱落、泉水开始流动来推测冬至时节,古代文人也根据“早梅绽放”“腊柳抽芽”与否来判断冬至节气。
冬至意味着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宋英杰说,冬至期间,东北大地千里冰封,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严寒季节。我国南方地区也只有6—8℃左右。华南沿海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因此,我国人民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最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唐志强说,我国民间有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个阶段,称为“冬九九”,并有“数九歌”,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时节。由于中国气候差异较大,所以“数九歌”版本众多,此处选取的为华北版本的九九歌。而“数九”的本质,是“九九数尽,寒尽春归”,物候意义上的春天来临。
冬至时节,由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正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进行冬种作物田间管理的大好时机。唐志强说,冬耕深翻土壤,可以松土保湿,促进根系生长,既能将残余的枯枝落叶等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储存,还可以消灭越冬害虫,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冬至的时候,对于旺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镇压。“冬至镇压,
人们适当踩一踩或用石磙子压一压麦地,保墒,抑制小麦生长以顺利过冬,还可以促进分蘖。”
过冬至,民俗饮食何其多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视其为冬季的大节日,其礼俗和过新年相差无几,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唐志强说,冬至也是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周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即新年。古时候,漂泊在外地的人到了冬至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冬至日还是中国古代的“教师节”,学生要拜谒老师,祭祀先圣孔子。
冬至之“大”在于民俗之多样。民间有贺冬、拜冬之俗,《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同时,要向长辈敬赠鞋袜,取“迎福践长”瑞意。旧时,人们还会举行“消寒会”,亲友相聚、宴饮作乐,名曰“暖冬”。
冬至之“大”在于饮食之丰盛。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典型的时令节物包括馄饨、饺子、汤圆、糯米饭、面条、羊汤等,以求“扶阳抑阴”、身体康健。过去,亲友间多在冬至以食物相馈送,民间称“冬至盘”,等等。冬至作为古代大节,包括饮食在内的各项花费经常“超支”,以致“肥冬瘦年”。
在中国北方地区,一直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唐志强说,冬至正是阴阳转换交替的节气,故称“交子之时”。饺子,寓意交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河南人将饺子称为“捏冻耳朵”,意谓在冬至吃“捏冻耳朵”,冬天不会被冻掉耳朵。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邓州人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而冬至吃饺子,也正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时舍药而形成的习俗。
冬至也是养生的重要节气,应顺应时令特点,遵循“冬藏”的养生之道,科学、合理、适度养生。唐志强说,俗语说:“冬至进补,春天打虎”,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认为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时期,宜吃温性食物。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静神少虑,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情;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防寒保暖,预防风寒感冒。
冬至时节吃萝卜的好处非常多,可以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能够通利脏腑之气,有利于身体健康。萝卜是一种冬季进补的理想蔬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其他的美食,比如和牛羊肉一起炖着吃,有非常高的保健功效。女性冬至时节日常可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