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为何让人揪心? | 周末谈
恶俗婚闹、征地纠纷、对簿公堂……在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中,女主何幸福一路较真儿讨说法的故事,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物质生活丰富后,农村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仍然存在;乡土社会中产生的矛盾,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予以化解;从乡村进入城市,从城市回流乡村,农村人如何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本剧从一开始就带观众沉浸式体验了农村的婚礼,热闹的吃婚席景象,以及婚礼现场的细节,让很多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人倍感亲切。但在紧接着的剧情中,由于恶俗婚闹,欢乐祥和的氛围并没有延续下去。
被骚扰的一方是何幸福的妹妹,情急之下,骚扰者万传家被女主打得头破血流。万传家的父亲万善堂,是万家村的“一把手”,是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致富带头人,他莅临婚礼现场,让小门小姓的王家人感激不已,也让整场婚礼显得格外隆重和气派。在王家公婆看来,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能参加儿子的婚礼,是一份带有官方肯定的殊荣,能让他们在村子里更有面子。儿子受伤后,万书记拂袖而去,其他桌的人见状,立马一哄而散,所有预想的美好顿时烟消云散,留在王家公婆脸上的,唯有恐惧和忐忑。
王家公婆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在儿媳打了婚闹者之后,甚至不惜到万善堂面前下跪求饶。这种观众看起来难以理解的道歉方式,恰恰反衬出万善堂在村子中的权力和地位,更表现出这个“一把手”鲜明的人物性格。在农村很有威信的他,在处理事情时颇有“大家长”的作风,但他这种“一个人说了算”的行事做派,恰恰成了点燃女主何幸福穷究是非曲直的导火索。
从何幸福为妹妹遭遇婚闹骚扰讨说法开始,到后续因建设保健品厂而闹出的征地补偿纠纷,本剧呈现了一些乡村冲突、人情社会等现象,尽管维持得了表面的和谐,却容易模糊是非对错。由于无法给受害者精神抚慰,更无法给农村居民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引,这种“和稀泥”式的治理模式是不稳定的,也容易掩盖矛盾,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该剧是根据长篇小说《秋菊传奇》改编而成,在前十几集剧情中,除了婚闹这一幕外,比如女主何幸福、党支部书记万善堂的人物和情节设定等,大都源自这部经典小说。这恰恰说明经典小说并不过时,对经典人物形象的复刻、加工,仍然可以反映人性的复杂和乡土社会的变迁。
不同的是,剧中一波又一波的冲突,向我们提出一个新问题:当农村富起来后,如何回应像何幸福这样的新“秋菊”们提出的诉求?比如,乡村治理要尊重民意和民智,真正做到集体决策;在处理纠纷矛盾时既要考虑到传统人情,更要有意识地强化法治观念;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让农村人抓住机遇,融入城市……
本剧海报(图片来源豆瓣影视剧照)
本剧中有两场让人印象深刻的会议。一个是万家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征收王庆来等家庭的土地来建设污水处理厂,另一个是万家集团的管理层内部会议。在第一场会议中,王庆来本不同意征地方案,但在集体投票中,却无奈地举起了手,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被认为是识大体、懂大局的表现;在万家集团的会议中,万传家不服父亲的做法,万善堂就表示集体决策“不能以个人意志为所欲为”,然而更多时候,却是他自己率先破坏这条规则。此外,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之间应该既有合作,也有监督,但万家村村主任更多唯万书记之命是从,这本就值得深思。
何幸福想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却被众人认为是在挑战乡村权威,甚至损害了“一把手”的威信;王庆来一家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却被认为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是没有大局观、缺乏集体精神的表现;当上级部门按照正常流程对村子的“一把手”进行调查时,村民们认为是何幸福恩将仇报,不知好歹。在乡土社会,这些现象的背后成因很复杂,但回头看,何幸福的主张和诉求简单明了:一切习以为然的事情,并不见得永远都是对的,也不是不能质疑和改变的。不管是剧中十里八乡的恶俗婚闹,还是解决群众矛盾时的“一言堂”风气,都是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点。
法治社会的建设、城市化的进程,和乡村振兴紧密相关。《幸福到万家》中刻画的人物,大多数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人物形象也不是扁平或者死板的,而是立体鲜活的。比如,村里的一把手万善堂,在何幸福分娩大出血时,仍然第一时间号召村里青壮年人为她献血,这种乡土社会的脉脉温情就很感人。他也代表着筚路蓝缕的创业一代,只不过身上有时代局限性罢了。
同样,何幸福虽然认死理、爱较真,但在城市通过打拼也能够闯出一条生路。在她的带动下,全家人以及身边朋友们的想法、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很多人都在现实的磨砺中不断成长和蜕变。而乡村振兴,恰恰就是要改变人的观念、社会风气和治理手段,让乡村更有生机和活力,让千家万户更幸福。
撰文/白毅鹏
编辑/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