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癌症来了也别慌,用温暖捍卫生活

作者:徐明徽 来源:澎湃新闻2021年11月11日

中国每年新增450万癌症病人,人一生当中得癌的概率是1/3。当亲近之人生病我们焦急等待时,医生一句“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恐怕就叫人忐忑不已。家人确诊癌症后,我们该怎么办?如何和医生有效沟通?要不要告诉家人病情?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风险预案?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王兴医生的新书《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出版面世。王兴医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以幽默诙谐而不乏温情的叙述,解答了癌症病人及家属广泛关注的困惑和问题。借新书出版之机,王兴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将他十多年临床积累下的经验与体会分享给读者。

医生固然难做,但其实病人家属更难。一方面担心病人能否得到最好的治疗,另一方面还要解决疾病治疗带来的经济问题,同时也要成为病人心理上的依靠。2019年,王兴从北京来到上海,入职哪家医院尚未敲定。他找了家青旅住下,在难得的职业空闲时段,想继续写些什么。在此之前王兴已经出版了《肺话》《怪医笔记》《癌症病人怎么吃》,王兴说:“我就想写一本可以陪伴大家的书,不仅仅是科普。”于是,就有了这本《病人家属,请来一下》。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文学。《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的开篇,是一组王兴与一位癌症病人女儿的书信往来。书信中,我们能看到病患家属的焦虑、彷徨与慌不择路。在与王兴的几回沟通下来,病患家属也渐渐稳住了自己的步伐,她在信的末尾写道:“自父亲确诊,我们与胃癌抗争已近一年。在这漫长的一年里,是您的一份份回信不断纠正我的错误,给我勇气与方法。我在您的文字中感受到医生面对生死、疾病时理性与感性的力量……这一年的抗争让我意识到,或许‘孝心’的正途并不是去阻止疾病与死亡的到来,而是帮我们爱的人尽可能保持尊严,愉悦地过好当下的生活。”

王兴想让大家关注到癌症家属这个群体,“把这组信件放进新书,一方面是想回忆一下陪伴病人的这段时光,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家属的那些酸甜苦辣。医学离不开高精尖的科技、精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储备,也同样需要人性的光芒与对生命的敬畏。”

繁忙工作之余,王兴只要空闲下来就喜欢写东西,“对于时事热点、医疗问题我都会关注,也经常写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的病患或病患家属看到了,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这是文字带来的缘分。有一位患者的女儿告诉我,在她母亲治疗期间,我的书就放在枕边,紧张的时候就看看,能带来些许的宽慰和放松。”

王兴说自己是医生,但也是家属,同样经历过家人患病的阶段。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医疗资讯?如何做出选择而不被道德绑架?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心情、家庭经济状况?“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情况,我给出的不是一个终极答案,而是给出了一个解题思路给大家参考,怎么去思考,去选择,让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后悔。”

在书中,王兴不仅分享了科学、系统的医学指导意见,便于病患和家属查询、借鉴,也揭示了很多“只有医生知道”的行业内幕和医学从业者的酸甜苦辣。“医生到底收不收红包、生病了找熟人托关系好不好使、医生的看诊时间怎么那么短……我想把这些问题也解释给大家听。”王兴说自己是个翻译官,把医生的情绪、选择的出发点翻译给读者们,了解了医生的日常,也更能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澎湃新闻:这是一本不怎么像科普的科普书,现在读者的反馈如何?

王兴:出版前我还有些担心,顾虑读者是否会更喜欢简单明了的一问一答医学科普。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在网上,很多读者写了长长的读后感言,他们把自己憋在肚子里的话都说了出来。评论区更像是一个树洞,他们回忆自己的经历,写了自己的情绪变化,崩溃、抑郁、接受、开解。有的病患已经去世了,家属还有内疚等等情绪。这个过程是没人能代替的,大多数人都要慢慢走出来。我在书中写到“你要成为太阳,才能照亮你的月亮”,我很庆幸自己选择这种暖心的写法,陪伴大家释怀过去,站稳脚跟,更轻松地迎接未来的生活。

澎湃新闻:书中的第一部分是和一位病患家属的通信,沟通了整个看病的过程。病患家属在为父亲求医时,也有过对医生诊断方案的不信任。在职业生涯中,你是如何回应这种质疑的?

王兴:我是主治医师,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不信任,也能理解。一方面需要医生的自我调整,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符合指南的治疗方案告诉病人就可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门诊,你与病人交流的5分钟时间里前4分钟都是建立信任的。曾经有位病人找我,他的肺部片子的每个结节我都给他解说,比较了以往的变化,他看过不少医生,因为我这个举动,他成为了我的长期患者。

澎湃新闻:病人往往对医生寄予了药到病除的期望,在你看来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当我们求医时,应该对医生持有怎样的预期?

王兴:从比较完美的角度而言,医生除了治疗的内容,还要包含陪伴、解释、安慰。但目前情况,大多数医生没法完成,而患者对科学的接受程度也没有那么高。医生通过技术解决部分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和其他技术工作没有那么大区别。而患者也容易为原材料买单,次选技术。就好比我们去餐厅吃饭,如果这道菜的原材料是进口的牛排,那我们可以接受高价格,如果是国内普通食材,虽然厨师烹饪得很美味,但我们就不能接受高价格。在临床上也是如此,如果器材很先进,病人就能接受,但如果医生判断是个软骨炎,病人就容易不买账,似乎你医生也没费什么劲啊。如果抱着这种心态,那就缺乏了对生命的敬畏,因为生命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疾病也是这样。

病人容易把成功归于自己的选择,把失败归于医生的失误和科学。疾病有治愈率,那就有失败的时候。比如肺癌有90%的治愈率,那就坦然生活,如果真的复发了,就再选择,而不是怀疑医生。当这种观念逐步被接纳的时候,医患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澎湃新闻:如今网络资讯发达,病患在求医前往往也会自己做一些查询。医生们是否也会头疼于病患的这种百度式“自我判断”,应该如何在这其中找到平衡?

王兴:查询肯定是没有错的,但不要光看表面的东西,首先判断自己是什么性格风格的人,是“看什么信什么”,还是“看什么就怀疑什么”。如果是前者,那你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就要克制一点。如果是批判性格的人,那可以尽量查全面一些,并且找权威地方咨询,尽量把医生的建议放在第一位。如果你去对应网络上的资讯,你总能对上几条,非常容易制造焦虑。越是让你产生焦虑的信息,越是不大正确的。

澎湃新闻:我们应该怎么和医生沟通?既能清晰表达疑惑又能提高沟通效率?

王兴:在临床上,会遇到病人问“肺癌怎么长出来的?是因为自己以往吃了什么长出来的?”之类问题,这种医生是没有办法回答的。还有病人反复在自己的圈里打转,医生说良性不用开刀,病人就说“网上说要开刀”,这种也是无效沟通。因为问询时间宝贵,和医生沟通时,收拢性的问题可以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少问一些。也就是多问“怎么办”,少问“为什么”,时间有余,就挑最困扰你的问题咨询,让医生主导,要相信你的病例在医生那里大多数都是非常普通的。

澎湃新闻: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癌症的发生率也在提升,您在书中给出了清晰明了的体检公式。就您看来,我们目前对体检的重视到位了吗?

王兴:年轻人的重视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在老年人群体中比例还不行。另外一线城市中,查出肺癌的很多都是早期,而其他很多城市的病患在发现时是晚期的比例就很大,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体检意识还很弱。我在书中也提到了,当家人不愿意体检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去引导。如果是不舍得钱,那可以告诉加热体检本身也是经济杠杆,花点小钱体检,就能尽量避免在重病时花大钱。如果是觉得体检很麻烦,那我们可以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计划。

我建议45岁以上的朋友进行相对全面的体检,因为45岁已经到了易患病的年龄,至少一些结节开始有迹象了。建议男性做以下体检项目:血常规、便潜血。甲状腺B超、胸部CT(1-2年)、幽门螺杆菌吹气实验(1-2年)、腹部B超、血清PSA,40岁以后每3-5年查胃镜、每5-10年查肠镜。

建议女性做以下体检项目:血常规、便潜血。甲状腺B超、胸部CT(1-2年)、乳腺B超/钼靶,幽门螺杆菌吹气实验(1-2年)、腹部B超、妇科B超、HPV检查和宫颈刷片(每3-5年),40岁以后每2-3年查胃镜、每5-10年查肠镜。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提到了“女婿经济学”的概念,非常有意思。

王兴:规划家庭,就像办企业。2014年,我的丈母娘被查出了胃癌。在陪伴丈母娘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我就面临了很多选择,不仅仅是医疗上的,还有亲情压力上的。在术后阶段,是给丈母娘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两种药效一致,但进口药是国产药价格的十倍。当时我的经济并不宽裕,在考量了各方面后,我还是选择了进口药。但如果是我自己的母亲,那我就会选择国产药。

之所以要用管理企业的思路去管理家庭,就是因为对于家庭来说,你一切关于金钱的决定都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老人和孩子生病,是否应该花同样多的心力不计后果地去救治?自己的妈妈和丈母娘是否会有区别?治病到底要不要卖房?所以当一个家庭发生变故时,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人,顶住所有人的压力,做出最适合自己家庭的选择,既要考虑经济状况,也要考虑家庭情感关系。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写道“你要成为太阳,才能照亮你的月亮”。

王兴:是的,这是印刷在书签上的一句话。书签上还有我的微信,读者们可以向我提问。希望在你需要的时候,我的这些文字可以给到些许帮助和温暖,陪伴大家度过艰难时刻。没有发生疾病前学会未雨绸缪,如果发生了也不要自乱阵脚,同医生们一起,照亮你爱的人。

【责任编辑:李丹萍】

“家庭 家教 家风漫说书系”分享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3 16:48:45

土族艺术家桑吉仁谦“文颂中华”展览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3 16:16:37

钟嘉欣:我上了人生速成班

羊城晚报2021-11-03 17:00:42

专访|廖昌永:把艺术摆在“我”前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2 16:58:00

视频|廖昌永:小时候从没想过做一个音乐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1 20:45:50

文明社会·史前文化第一次整合·最初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26 10:41:40

深夜叩开山门,踏入宋元中国的“炼铁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26 1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