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有一门物理化学“魔鬼课”
潘聪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在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有一门物理化学“魔鬼课”享誉师生群体中。这节课由2018年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华东理工大学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创新教育团队的老师们来上,其中9名教授、1名副教授,均来自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实验化学的教学第一线。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教授刘洪来已在华理工化学学院工作了30多年。这名在界面科学和分子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享誉中外的专家,从1985年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他每年都为本科生上课96个学时,每周都花费两整天时间在离市区40公里的奉贤校区为本科生上课。
物理化学课程被学生戏称为“魔鬼”课程,但同时这门课上不仅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在刘洪来的带领下,10人教师团队每人每年平均完成约130学时的本科课堂教学工作。他们“真上课、上真课”。
记者注意到,华理工的物理化学课,难就难在始终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课堂上,老师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造能力。
彭昌军老师曾一年完成192学时的本科课堂教学任务,特别擅长激发学生“兴奋点”的他,主张让知识在快乐的气氛中钻入学生脑子。他多年坚持从事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体会融进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电解质溶液时,将离子液体、双子表面活性剂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他指导的大学生创新与实践活动及毕业环节课题,大部分出自他所承担的科研项目。
徐首红老师坚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到教学内容中。“原来觉得在课堂上讲抽象的化学式有点枯燥难懂。”徐首红后来在刘洪来的启发下,将自己与企业合作搞香水研发的科研案例引入课堂,生动地将化学概念介绍给学生,“科研和教学是互惠的过程,如果不搞科研,知识更新慢,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支团队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坚持将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进行转化和移植,坚持将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带入课堂、引入实验室。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第六版中,团队结合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知识,增加了涉及环境、材料、能源和纳米科学的实例,如反渗透、量子纠缠、密度泛函理论、基组、粗粒化等。同时,团队还从科研成果中提炼特色专业实验30余个,目前已有15个特色实验项目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迄今,该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任务和企业合作研究项目,近5年教学科研互动基地从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中提炼课题30项/年,接纳学生70名/年;近5年来,指导200余名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除了激发华理学生的创造力,这支教师团队还常年为学校附近的中学提供支持,协助中学完成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张文清老师负责的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率领学院的10余位知名教授,每年指导120余名高中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徐首红老师领衔与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小学生科创活动提供服务,每年接受上海市世外中学学生前来开展科研活动,每年两次为社区中小学生开设化学系列知识讲座,带领小朋友进行趣味化学小实验、小竞赛等活动,给孩子播下渴求知识、探索未来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