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
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
中国博物馆不少,公办的、民办的,综合的、特色的,全国的、地方的,林林总总。说到国字头展示某一领域全貌的博物馆,在公众印象里一般都建在中心城市。但也不尽然,在中原腹地,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里就有一家国字头博物馆。
“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上一次迁都行动。为了解决社会不安定问题,商朝第20代君主盘庚搞了两次迁都活动,第二次迁都,他将首都迁到殷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商朝喜欢迁都是历史上出名的,但自从“盘庚迁殷”后,直到商灭亡,安阳始终是其政治中心。正是由于商后期政治中心始终稳定在安阳,这里才留下了大量商代历史文化遗存。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遗存渐渐不为人所知。时间来到19世纪末,这些遗存又一点点出现在世人面前。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中国文字学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学者王懿荣生病,当时北京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物,他便买了一些回来,并发现这些被称为龙骨的骨片上似乎有古人的刻画。于是他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讽刺小说作家刘鹗。刘鹗好奇,开始广泛搜集龙骨,并认定这就是古代文字。刘鹗将他的收藏集为《铁云藏龟》一书。一时间收藏龙骨成了热门,龙骨销售者也从药材商换成了古董商。龙骨到底出自哪里,成了谁都想知道的问题,掌握一手货源的古董商们却讳莫如深。这时,破局的人物出现了。罗振玉,一位在溥仪笔下颇具商人气质的学者,发挥了他商业方面的才智,打探出龙骨出自河南安阳。找到出处,下一个问题就是龙骨上的文字写的是什么。
古文字识读往往十分困难。比如古埃及文字一度被认为是天书,直到法国文字学天才商博良,同时反复对读用古埃及文字和古希腊文字所写的同样内容的罗塞塔石碑,才终于明白了古埃及文字中的动植物形象居然是表音字母,从而破解了古埃及文字之谜。中国人识别龙骨上的文字,相对简单许多。由于汉字始终沿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变化传承,罗振玉很快就识别出龙骨上表达天干地支的文字,这些字的写法几千年来基本没怎么变化过。除了文字的传承,中国人又是最爱记录历史的民族,将龙骨上的干支纪年和《史记》等古籍对照,可以认定龙骨上刻的是商王占卜的内容。龙骨就成了甲骨,其上的文字成了甲骨文。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罗振玉已经可以用识别出的甲骨文创作对联。此后经过数次科学考古发现,安阳殷墟遗址又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甲骨。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能够识别的甲骨文字数量,已有两千多个。
由于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安阳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就有了特殊意义,于是,将国字头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放在安阳也当之无愧。
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看到一个高大的字坊,其形象是甲骨文中的“字”,点出本馆要讲述的内容。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片甲骨惊天下”主题展览,展览分为“发现与发掘”“考释与研究”两部分,所讲的就是上述内容,不过要详细、精彩得多。从甲骨展厅出来,馆内依次介绍了从刻画符号开始到商周战国甲骨金文、秦始皇统一文字、由篆而隶的文字演化、汉字简化运动等汉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在这里能看到贾湖遗址出土的刻有类似“八”字的陶片。甲骨文是成熟文字,它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蹴而就,文字发展也遵循由简而繁的规律。汉字从哪个时段开始出现?比商代早5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画已经是文字了吗?考古发现中缺失的环节在哪里?
似乎一提到甲骨文人们就想到商代,其实,一直到周代初年,甲骨文仍在使用,文字始终渐进发展,在文字博物馆也能看到周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唯一的文字吗?并不是。商代刻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已经出现,其书写风格和甲骨文有所不同,最著名的商代金文是原来被定名为“司母戊鼎”,现在被定名为“后母戊鼎”上的“后母戊”三个字。文字博物馆中也有众多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展示。真实的竹简像古装剧中表现的那样吗?并不是,真实的竹简要比电视道具小得多。这些关于文字的知识在文字博物馆都能了解。博物馆展示了汉字的各种载体,骨、铜、竹、木、石、纸、瓷,和占卜、记功、贸易、陵墓、书籍等应用场景。此外,还对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做了介绍。
博物馆中也展示了科技与文字的关系。科技促进文字发展和文明传播。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技术的演变,雕版、活字、铅字到激光照排。科技越发进步,文字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和低成本。古人雕版印刷一部书籍,往往要数年时间,所以中国古人特别珍视文字,写有文字的废纸都要专门焚化,以示敬重。古人还有一个词叫“灾梨祸枣”——雕刻书版要用梨木或枣木,书籍制作首先要制版,一书成就意味着树木就要被砍伐。古人在刻制著作前,要想一想自己的作品是否值得连累树木,因此对刻版极为慎重。现在的梨枣树不会因文字而被连累了,文字脱纸化已成潮流,但似乎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自己文字的认真程度降低了,海量出版物中找到可读的文字变难了。容易也就失去了敬畏。在对待文字的态度上,当代人或许应该向古人学习,对文字这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保有必要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