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研究 >正文

以价值观塑造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年04月02日

  作者:王海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为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应以价值观塑造和培养有着赤诚中国心、满腔报国志的高层次人才,进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上升、跨越和改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特征和新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有内涵和题中之义。一方面,从外部环境变化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秩序加速演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如何赢得竞争,高质量发展是路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竞争是关键。面对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能聚精神、壮筋骨、强自信,能在各种风险挑战和惊涛骇浪中保持“高”的理想和信念,“高”的标准和行动,能将才智与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起来,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另一方面,从教育发展要求看,立德树人在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实践中居于根本的地位,而价值观塑造则是立德树人实践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层次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和要求中,价值观塑造和引领需要在加强中不断实现创新,要能够回答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既有灵魂和核心,有“远方”的目标,又因时而变,紧随形势发展创新推动人才培养。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塑造与引领作用,进而以其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要在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好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和特点,探索、创新和推进研究生的价值观的塑造,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科建设与价值观引领的高效融合,拓展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大批具有家国情怀、能够奉献报国的高层次人才。

  就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效结合而言,要将价值观塑造融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成为重要的“价值”线索和链条。具体实践中,要结合研究生培养以“研”为主,以创新和实践为目标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统领,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指向,既要深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授”的作用,更要加强导师立德树人的素质和能力,发挥“导”的功能,使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观塑造从学业研究计划、人生职业规划中起步,在分类培养、特色培养中形成从理想信念到行动实践的全过程价值观塑造体系,使之呈现自觉、交互、创新的特征。

  就学科建设与价值观引领的高效融合来看,要进一步强化价值溯源与价值指向和目标,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观塑造的学科载体创新和传承。要持续加强问题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更加聚焦国家地区面临的重大难题、重大项目和发展前沿,破解发展瓶颈,深化学科价值内涵,形成高水平的学科贡献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从而培养和汇聚大批德才兼备的奉献国家和社会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要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断拓展学科发展和价值观塑造空间,建设以人才培养多维目标为指向的学科建设与价值观塑造的良性互动机制。

    就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的有机结合来说,要强化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价值引领和追求,进一步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走出去”和“引进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为其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增强奉献精神,加强引导激励,形成价值观塑造的社会合力,更有效实践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使命和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梅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