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媒FM >正文

边界感很重要,你也一样懂吗? | 校媒FM

作者:校媒FM团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3月30日





“为什么总是我?”

“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小组合作总是我上台汇报?

为什么总是我帮宿舍提水?

为什么总是我在收拾公共部分的内务?”


以上是晓晓找到我时说得最多的话。困扰晓晓的问题,是曾经困扰我的,或许正在看文章的你也同样被困扰着。


晓晓在断断续续的抽噎中疯狂诉说着自己的痛苦、委屈和无助,等她冷静下来,我也问了她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不试试说不呢?”




说实话,“不”是我以前很少特意关注的字。直到昨天晓晓哭着来找我,我发现说“不”其实就能解决她的问题——一个“不”字,是在拒绝,更是在接纳。


我认识的晓晓是一个热心大方、开朗乐观的姑娘,在我们的印象里,晓晓总是习惯帮忙和付出的那个,宿舍的一桶水、朋友的一个方案、同学的一件快递,只要你开口,她一定会全力帮忙。


你问她累吗?她总说自己不累,久而久之,她和大家形成了一种畸形的默契,“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晓晓提了水,大家默认还是她换水;晓晓帮朋友的策划案出了主意,还要替人熬夜码字……


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后,她恍然发现自己好像被自己的热心“绑架”了,其实她很累,其实她心里非常别扭,但面对他人合情合理的请求,那个“不”字却怎么都说不出口。在她眼里,别人的请求比她自己的事情还要重要,满足他人仿佛是一种光荣的使命。


我看着晓晓,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为了更好的融入他人,所以忽视了自己;为了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将讨好当作习惯。


一直以来,我习惯把他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从而换来友谊、认可、归属。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自己好像不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而是在别有意图地讨好。这种讨好仿佛一条令人难以挣脱的绳索,让我总是为他人而忙碌,成天的疲累之后让人感到失落。


/



正是这种痛苦的情绪让我渐渐理解了“帮助”与“讨好”的区别,我明白了满足他人需求之前应该先满足自己,所以我学会了拒绝,学会了掌握与人交往的界限。


我对满眼通红的晓晓说,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再真心的帮助一旦越界也会失控。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界限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也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泥土能够完全相连。无论我们与谁相处,都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那条若隐若现的界限,比如进他人的房间之前,我们知道要敲门;看他人的手机时,我们不会随便翻看隐私;他人的东西,如若没有允许我们不会乱动。


无论多么亲密的亲子、爱人、朋友之间都存在着这条界限,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能够与之亲密合拍,是因为我们彼此肯定这条界限的存在,并以此掌控我们相处的尺寸和距离。清晰与人相处的界限感,反而不会让人生疏,还会让相处过程更加舒适自得。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忽略界限感的存在,就像此刻困惑不已的晓晓一样。


她不明白,与人相处好比棋局对弈,是一个暗中较劲、进退起伏的过程。与不同的人对弈,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界限感。令双方都怡然自得的界限感便是各退一步,互不僭越,相互满足。


当晓晓先满足他人甚至满足过多时,实际是首先跨越了他人心中的界限感,于是他人也会忽视她的界限感。


就像即便是我和晓晓一起去逛街,我也会不自觉地把贵重物品交给晓晓。她确实热心又可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把看管个人物品的责任抛给她的理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我们过去的相处中,晓晓总是帮我承担原本属于我的责任,而我潜移默化地习惯了这些。


这次当她又提出帮我拎东西时,我郑重其事地告诉晓晓,


“这不是帮,而是替。”


越界帮助的同时,也是在暗示对方自己接受界限的后退。而喜欢提供帮助、承担责任的晓晓往往看不到这个事实。因此她自己的界限一退再退,当她溃不成军时,才觉得无助而又痛苦。


所以当晓晓发觉自己的界限感被破坏时,要学会说“不”。看似是在拒绝他人的请求,实际是我们自己在接纳自我需求,同时向他人明示我们的界限与需求。


正视并满足自己的需求,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人的需求,受困扰的我们才会同时获得解脱与快乐。



/



文案 | 吴亚坤

主播 | 江力彬 张懿

剪辑 | 陆振东

视觉 | 黄佩鸣

编辑 | 程思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你是我的城池营垒》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