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青年说 > 视频
相关推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青记者话小康

2020-08-15 作者:中国青年说工作室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一个村庄的变化,

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绿色轨迹,

“抬头有蓝天,开门见青山”

的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了著名的“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篆刻在余村小溪边的石碑上,也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中。

如今,余村成为人们打卡拍照的好去处。几天前,一位微博网友拍下“两山”景区冒出的“彩色水稻”,夏风吹过,稻谷飘香。

8月15日,“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中国青年说·小康夜话》栏目推出第2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青报记者和你聊聊山水田园间的诗和远方。

中青报国内时事部记者韩飏: 在江苏采访时,总能听到歌曲《太湖美》。漫步太湖边,切身感受到歌词中描写的场景:“水边芦苇清,水底鱼虾肥”。前些年,蓝藻危机给太湖敲响环保警钟,经过治理,水清了,环境好了,游人如织,太湖的大闸蟹名气更大了。每年8月中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客商都会抢着订货。然而,我的一个担心是,绿水青山多了,市民、游客扎堆儿“打卡”,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反作用?在短时内把绿水青山变现,不是长久之道,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中青报经济部记者张均斌: 不久前,我来到“两山论”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他们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2005年以后,依靠挖矿、建石灰窑和水泥厂谋生的村民,复垦土地,整治生态,有村民和我讲,他们把以前从矿山上得到的利益,全部“还”给了大自然。今天,这样的方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应该探索如何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和谐,既能让人们欣赏到草肥水美的环境,生活水平也有保障。绿水青山不是“造景点”,应当发展为一条产业,和绿色GDP联系起来,可能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中青报经济部记者宁迪: 曾有村子认为,一旦放弃老旧产业,就意味着放弃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甚至会引发失业潮,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之前我在内蒙古采访时,写过一篇报道《露天煤矿复垦:给“鸡爪子”矿山披绿衣》。当地边采矿边复垦,植被覆盖度比过去提高2~3倍,沟壑纵横的矿区里渐渐冒出了平地,一些复垦的地方鲜花遍地、作物茂盛、牛羊成群。人们不仅没有失业,不开采煤矿的时候,还可以在矿山里养牛,在大棚里种植,找到了新岗位,走产业化道路带动绿色经济。开展生态保护,需要聪明的治理方式,而不是“一刀切”。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黄勇:为了保护生态,不要做超越现实的事儿。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驻河北记者采写了报道《河北曲阳多所乡村小学至今未供暖》,当地学校为了“煤改电”改造,结果电不够,不少孩子挨了冻。环境治理和经济开发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既要防控疫情,也要复工复产”一样,把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整体来看,我们生态环境的美化还在“路上”,需要供给出更多让人怦然心动的绿水青山,给予人们“美丽的麻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中国已经确定时间表:

确保到2035年,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

建成美丽中国。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

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期待草肥水美、莺歌燕舞。

小康的故事仍在继续,

我们的报道继续跟随。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王俊秀】
显示器屏幕 沙滩帽 歌唱家 美女 人物特写 军训服 模糊图片 硬草帽 屏幕截图 书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