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新时代如何应对改革开放带来的考验

发布时间:2018-04-01 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深刻认识新时代党面临的改革开放考验?如何全面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本期观察版的几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编 者

  认识把握新时代党面临的改革开放考验(人民观察)

  陈金龙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同时也面临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考验。有效应对新时代党面临的改革开放考验,就要深刻认识考验来自哪些方面、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改革开放方向性考验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改革开放能否按照正确方向前进。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避免发生方向性、颠覆性错误,是新时代党面临的重大改革开放考验。

  坚持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成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本原因就在于没能把准改革方向、选择正确发展道路。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和发展道路。针对改革开放的方向性问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为我国改革开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封闭僵化无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旗易帜必然导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改变,二者都会使改革开放偏离正确方向、脱离正确轨道。能否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是对我们党政治定力的一大考验。

  明确改革目标。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开放的目的在于借助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发展自己、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完善自己,而不能照搬别人、失去自主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质,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既要加强战略思维,又要树立底线思维。要清醒认识、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做到应改又能改的坚决改,不应改的坚决守住;应开放又能开放的坚决开放,不应开放的决不开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开放达成预期目标。

  抵制错误观点。当前,社会上对于改革开放方向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清醒正确,但也存在一些错误观点和偏颇主张。有些人留恋过去,主张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有些人认为国有经济效率不高,主张彻底私有化。还有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受之误导,有些人以西方制度模式为标准衡量评判我国改革开放,甚至对西方制度模式盲目崇拜。我国改革开放要坚持正确方向,就必须抵制和反对这些错误观点。

  改革开放复杂性考验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旧矛盾交织的背景下展开的,对外开放也面临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如何凝聚改革开放共识、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从而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也是新时代党面临的考验。

  凝聚社会共识的复杂性。凝聚社会共识对推进改革开放至关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开放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改革开放初期,利益分化尚不明显,人们的共识容易达成。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不同群体基于不同利益诉求,对于改革什么、如何改革和开放什么、如何开放都有不同考虑。面对新形势,如何最大限度弥合分歧、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汇聚起强大合力,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答题。能否在改革开放中加强思想教育、更好引导社会舆论,进而有效凝聚社会共识,这是对党的思想引领力的重要考验。

  突破重点难题的复杂性。经过40年改革开放,难度比较小的领域差不多都改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推进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习近平同志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对我国改革阶段性特征的把握。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意味着改革任务艰巨、改革难度加大、改革要求更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涉险滩、啃“硬骨头”,敢于触动深层次利益关系、化解深层次利益矛盾。如何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协调复杂利益关系,使改革开放平稳深入推进,考验着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

  应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升。但也应认识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处于优势地位,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任重而道远。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但一些国家逆全球化举动日渐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我们在市场准入环节还面对越来越严苛的技术壁垒、劳工标准、绿色壁垒等,对外开放的难度不断加大。如何拓宽对外开放思路、拓展对外开放空间,突破对外开放的瓶颈和障碍,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对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提出了新考验。

  改革开放协调性考验

  改革开放需要协调各个领域、统筹各种资源。增强改革开放的协调性,考验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改革需要各领域协同推进。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更需要各方面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如果某个领域改革跟不上节奏和步伐,就会成为短板,拖延整个改革进程。因此,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进一步协调好各领域改革的关系。

  改革需要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中央和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利益、兼顾地方利益,才能有效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只有中央和地方协调联动,改革方案才能付诸实践、落地见效。为此,中央部门制定改革政策和方案,应在立足全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地方利益;地方改革也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向中央看齐。中央与地方上下联动和协调,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条件。这也对党的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考验。

  对外开放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同时,要在对外开放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但面临的矛盾风险和国际博弈也前所未有,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关系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考验党的决策智慧和协调能力。

  改革开放长期性考验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既有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会产生。改革开放的长期性,也是我们党面临的重要考验。

  制度完善的长期性。改革的过程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日渐完备。但新的体制机制确立后,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又会出现新的不合时宜之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障碍。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远具有优越性,除了改革,别无他途。只要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改革就永无止境。制度完善的长期性,决定我们党必然要长期面对改革开放考验。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长期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美好生活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原有利益诉求、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诉求和需要。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长期性,决定我们党必然要长期面对改革开放考验。

  对外开放的长期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已成为常态,人类日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都期待中国有更大担当和更大作为。中国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首先要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决定我国不会停下对外开放的脚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也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决定我们党必然要长期面对改革开放考验。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将新时代改革进行到底

全面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适势求是)

徐家林

新时代属于奋斗者,属于改革者。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有效应对我们党面临的改革开放考验,全面提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是一条有效路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必须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搞好改革开放的整体规划和系统安排。要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大格局、大脉络,搭建起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规划出台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的改革方案,明确具有支撑作用的改革,有重点、有次序地推出。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法宝。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也是增强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必然要求。还应看到,改革开放的复杂性也对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环境和问题异常复杂。这主要表现在:继续深化改革必然会涉及一些重大利益关系调整,需要啃下难啃的“硬骨头”;许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体制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各方面的改革,问题之复杂、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发达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投资格局和规则面临深刻调整。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尤须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把改革进行到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任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脱离群众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为此,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改革开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加快推进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关注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改革共识,还需要关注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当前,影响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是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问题。必须啃下精准脱贫这块“硬骨头”,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使每个家庭都能稳步踏上全面小康之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狠抓改革举措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改革开放各项举措能否落实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开放的蓝图能否实现。狠抓改革开放各项举措的落实,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要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时刻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既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又当实干家。牢牢扭住改革开放的目标和任务,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努力让改革开放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至关重要。狠抓改革举措落实,需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改革开放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各领域改革开放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察工作格局,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健全和完善改革开放工作考核机制,形成鼓励干部推进改革开放的选人用人导向;抓好成果巩固,及时总结推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经验,努力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思想纵横)

张雪峰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大局为重,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正是一代代人敢于担当和不懈奋斗,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40年前。

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被称为“全面”,是因为它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而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以改革大局为重,坚持从全局看问题。无论是提出重大改革举措,还是推进重大改革落地,都要符合全局需要,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长远发展。只有在全局中谋划、在全局中推进,改革行动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深化”,是因为改革进入攻坚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拿出全部的勇气和智慧除顽瘴、克痼疾,真刀真枪触动一些利益和“奶酪”。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就要对权力和利益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而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经过40年的改革,好改的基本已经改完,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大都是和部门利益、行业利益高度粘连的“拦路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绘就了走向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当务之急是要扑下身子、撸起袖子,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不断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切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勇于克服陈规陋习的阻力,在不懈创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同时各方面体制机制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习近平同志强调,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从解决问题入手,才能抓住根本。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着力加以解决,而关键则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事实上,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盯住突出问题不懈推进改革,以改革的实际成效致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何明】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