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守候微光
APP下载

传统媒体的新观看|守候微光《身旁与远方》放映会

发布时间:2017-10-24 09:4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守候微光 王婷舒

  10月21日晚,北京中华世纪坛发布厅,中国青年报·守候微光《身旁与远方》放映会现场。

  段经琨/摄

  10月21日晚7点,由中国青年报·守候微光主办的《身旁与远方》放映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发布厅举办。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摄影大讲堂的一场,中国青年报年轻的摄影者和编辑带来了11部作品。

  我们放映了什么↓(点击查看大图)

  作品拍摄呈现方式多元:有数码摄影,也有从135、120黑白到4X5彩色的胶片摄影;有纯视频短片,也有融合了现场音、音乐和视频的多媒体影像作品。

  放映会伴随着大提琴独奏开场。上半场“身旁”展示了《夜的城》、《特11路公交线》、《五道口》、《儿科病房》等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故事。下半场“远方”中,《长城不是一堵墙》、《资源型城市》、《寻路长征》等专题和短片呈现了年轻记者们近几年行走远方的纪录和表达。

  在最后播放的短片《寨子有座红军桥》中,中青报3名摄影记者通过摄影版、H5、视频对贵州黎平红军桥进行报道,并在“守候微光”发起公益倡议,推动了中青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石化募集180万元为当地修筑公路桥,展现了摄影作为观察、记录和报道的手段之外,还具有影响社会的力量。

  放映会现场。

  段经琨/摄

  放映会现场。

  方译平/摄

  放映会现场。

  段经琨/摄

  作品内容大多源于中国青年报摄影专题版和公号“守候微光”。微光团队将诞生并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重新编辑、整合,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在环形巨幕上呈现。观众在放映会后的交流环节中表示,这种观看照片的方式有别于电脑屏幕或线下展览,诗意而静谧,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全场一个多小时的放映,由11个作品独立诉说着,又相互串联着。观众们在身旁与远方的故事中渐进渐出,在观看他人时,也寻找到自己的影子。

  @telelinger

  一座城、一份工作、一种成长。沉于工作中,每天两点一线,有迷茫、有惊喜,但都是自己的小世界。去过五道口、坐过特11,但从未去看过身旁人的表情状态,一张一张的照片不断唤醒更多的感触,让处于烦躁、浮华的时期的自己,感知在身旁这冷暖自知的北京,并非一个人孤独、一个人行走。放慢脚步,安静地欣赏源于照片串联起来的故事,却也仿佛读懂了自己的迷茫与彷徨。感谢守候微光团队,期待遇见触动心灵的新故事。

  @杨会

  回去一路上都特别有拍照的冲动,看照片能读懂拍摄者的内心,感叹摄影是多么棒的一件事情。

  @一位学生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一直以来对纪实影像充满热情,也进行实践创作。直到10月21日在中华世纪坛发布厅看了你们的放映会,并且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心中的这股热情之火彻底被点燃了。我希望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业内的纪实摄影师和记者们,可以加入这个行业。

  放映会以多媒体融合重新呈现纪实摄影专题,带给观众对于观看的新思考。活动策划者赵青认为,这是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我们生产、呈现社会纪实摄影作品的新尝试,“人们阅读、观看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方式让大家放下手机,安静地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由作品本身打开的空间里对话。”

  @刘昶荣

  我刚看到是照片放映会时,还以为是一场长达两小时的PPT。但是看下来,感觉特别棒,视频的穿插让摄影作品更有了感染力,也更明白了所谓的短视频时代,图片的存在价值:有些情感和价值诉求只能通过定格的图片来传达。我觉得图片配合声音的感觉简直惊艳,谢谢你们,能做你们的同事,特别自豪。

  @秦珍子

  我第一次欣赏到这样的照片:静止的画面与流动的声音一同出现。

  我最喜欢的一组,公共汽车上每个淹没于人群的面庞,枯燥高亢的报站声、嘈嘈切切的人群声、漫无边际的汽车喇叭声同时响起……这让那些被镜头瞬间凝固的个体面容与形象有了群体性与公共性。

  在这场影展中,场音成了让人无法忽视的角色。不同于一般影展或空旷寂静或单曲循环的耳畔氛围,所有的声音都有着鲜明的指向和清晰的表达。

  也许正是因为这是一支新闻摄影团队,才能对“捕捉”——不仅仅是画面,还有更广泛的感官体验与社会价值,有如此深的理解和如此娴熟的运用吧。

  @杨会

  多媒体的放映形式,集纳的影像量,传递的信息量, 都有别于传统的摄影展。也让观者置身于比较立体、有节奏的空间里。

  @一位观众

  以前类似的短视频更多是以视频为主兼入图片,以图片为主体来做视频值得探索,有很多创新的地方。

  @崔楠

  中青报很重视纪实摄影这个门类,会有很多相关专题的东西来进行播放,这个很羡慕。这是中国媒体里快20年以来真的不容易可以坚持到现在的。中青报有太多好照片,有很严格的选片要求,照片视觉感也的确是很关键的东西,但在这样的看片和展览当中还是需要更多编辑思路才更有意思。另外,现场的投影实在太差,有很多不错的照片,暗部细节直接被抹掉了,这个很可惜。

  @Renee

  静态的影像加背景声,会让人有身处当时当地的感觉。观影的过程感觉整个画面都是动起来的,很生动。

  放映会后,微光也向观众、微光伙伴们收集了有关放映体验和方式的意见。

  @杨文彬

  我觉得视频剪辑和压制上可以更好。互动的形式也可以加入一些新媒体,比如弹幕。有的人喜欢直接在台上放映介绍自己的作品,比如我这样的,可以让摄影师做一个小TED式的放映。

  @宋泽毅

  视频的技术质量不太好,图片相比较视频而言,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更多细节更清晰的观看。把图片做成视频后,这种体验打折扣,而且投影仪好像效果很一般。

  @赵天戈

  有的音乐不太搭,图片的观感变弱了。观影的时候前面一直有个老爷爷拿着相机,拍了每一张照片每一个人,辅助测光的红色一直映在屏幕上很影响观感。戏剧剧场和音乐会现场一般都有安保人员站在最后面拿着激光灯,谁手机屏幕亮就拿小红灯晃谁制止。世纪坛之前还有人拿闪光灯来闪完全不听制止,所以我觉得只提醒没用。

  不少小伙伴提出此次中场的大提琴独奏作为休息,很令人贴心~

  @崔楠

  视觉疲劳那个休息的间隔很棒,我个人的观感的确是看累了,所以用那个时间眯了一下。

  @Ceven

  影像非常打动人,非常喜欢!5分钟休息很贴心。

  放映会现场,上半场《身旁》结束后,大提琴独奏。

  方译平/摄

  大提琴演奏者是来自北大的在读研究生江小月。

  韩其臻/摄

  主持人李晨赫。

  李建泉/摄

  守候微光团队表示,这是一次新的尝试,由于时间仓促,所有的结果是放映当晚才实现的,每一位观众的体验都很重要。“把作品带进这样的空间,希望不仅仅是摄影领域的聚会。我们期待每一个普通人能来,能带着孩子来看,让摄影进入公众。”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同学,也就拍摄专题时遇到问题和困惑向主创团队进行了提问。

  观众在翻看放映会宣传册。

  段经琨/摄

  放映结束后,观众与在场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进行交流。

  方译平/摄

  中国青年报视觉中心主任赵青与观众进行交流。

  王际芳/摄

  摄影记者李隽辉与观众进行交流。

  段经琨/摄

  图片编辑李峥苨与观众进行交流。

  段经琨/摄

  图片编辑王婷舒与观众进行交流。

  段经琨/摄

  美术编辑程璨与观众进行交流。

  段经琨/摄

  摄影记者赵迪与观众进行交流。

  王际芳/摄

  守候微光部分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

  王际芳/摄

  观众在留言册留下感想。

  方译平/摄

  到场的观众收到我们设计的小图录↓

  谢湘/摄

  一位老报人谢湘(中国青年报前副社长)在放映会后写到:

  今夜,我和中青报年轻摄影记者一同守候微光。

  我是在朋友圈里偶然看到这个放映会的信息的。我离开新闻一线已经有些时日了。在我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在一个受到限定的时空中,集中看看现在的年轻记者所思所想所为,是很值得的,也是很经济的。这样,也可以使已经退回家庭的我能抓住现代社会的经纬,去间接感受时代的变化。

  观看了这些年轻摄影记者的作品,我感觉他们身上多少还保留着一些中青报老记者的印痕,但决不是简单地重复再现,更多的基因属于他们自己。

  从1995年1月开始,本报摄影部在国内率先开始尝试用一个整版的版面来刊登社会纪实摄影专题和图片故事,这已成为一个传统保持至今。今天放映的片子都是这一传统的形象化体现。

  “你我所经历的,是我们的生活,也是历史的脉络”,他们这样说,“同时,也力图用新媒体的形式把传统的照片展示”。

  我们守候微光,也期望微光渐渐增亮。

  感谢各位微光伙伴的到来

  

  放映会部分照片:

  选自《夜的城》

  赵迪/摄

  选自《特11路公交线》

  赵青/摄

  选自《我的同学》

  郑萍萍/摄

  选自《高原藏校》

  赵迪/摄

  选自《儿科病房日与夜》

  李峥苨/摄

  选自《五道口》

  陈剑/摄

  选自《资源型城市》

  李隽辉/摄

  选自《长城不是一堵墙》

  赵青/摄

  选自《寻路长征》截图

  王婷舒/摄

  编辑|王婷舒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王菀】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