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他的目光凝视着未来

——重温邓小平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7-02-19 07:4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均伟

    静水流深,行稳致远

    邓小平的战略思考,既着眼未来,又脚踏实地。他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他既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他作出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既解答了他所处时代的课题,又深刻地影响和启迪着后人。这里只举几个代表性的例子。

    邓小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邓小平深刻分析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多么简明,又多么深刻!30多年过去了,这个判断依然是那样经典。怎样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自立自强?他谆谆告诫:“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世界上希望我们好起来的人很多,想整我们的人也有的是。我们自己要保持警惕,放松不得。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真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条件和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角度,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如果能够平稳地发展几十年,一定能够超越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这就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如果整天闹哄哄的,自乱阵脚,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邓小平说:“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如果中国内部不稳定,不仅自己的建设受干扰,还会影响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政局是稳定的。如果搞得乱七八糟、一盘散沙,那还有什么希望?过去帝国主义欺侮我们,还不是因为我们是一盘散沙?”因此,“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影响稳定的关键在哪里?邓小平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同时,他又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充分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和人民的共同心声。现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集聚。当今世界也很不安宁,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复杂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要保证我们党能够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这是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他的目光越过了千山万水,投向更加深邃的未来,他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教诲谆谆,征途漫漫,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才能告慰那深情凝视着后人的目光。

1979年7月, 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时, 与一群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合影。

 

【责任编辑:邓江秀】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