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12/13
15:14

那个“凿壁借网”的孩子,在中大继续追逐着梦想

来源:南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2020年最后一个月,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关键期。脱贫路上,有一群贫困家庭青年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通过不懈努力,考上大学,实现理想。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0级本科新生宋嘉乐就是直面生活,勇于挑战,追逐梦想的青年人代表。让我们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宋嘉乐(左)在军训中


上周五21时,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运动场上,中大跳绳队的队员们开始每周的集训。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宋嘉乐正咬紧牙关,跟紧学长们的脚步节奏。


7时起床;8时上课;12时10分,饭堂人少,适合吃饭;23时30分前休息……在宋嘉乐的脑海里,刻有一份精确到分钟的学习时间表。正是靠着这份自制力,他一步步走出韶关乐昌的大山,成为乐昌市的中考第一名,又以高分考上中大的航空航天学院。


今年疫情期间,家里没有无线网络的宋嘉乐,用一部智能手机连接10米外邻居的无线网络上网课,为高考突围奠定了扎实基础。如今,繁华的深圳与老家乐昌虽相隔300公里,但每周一次的视频电话让老宋父子紧紧相连,携手奔往幸福梦想。


凿壁“借”网络上课


早6时,天蒙蒙亮,寒露挂满树梢。宋嘉乐揉揉双眼,走出家门,从门后搬出一块白色的大瓷砖,垫在矮矮的小木凳上,打开手机,开始上网课。


这是今年2月的一个清晨,宋嘉乐冲刺高考的日常一天。


“眼睛都深了好些度数。”宋嘉乐笑着说,用来上课的手机很小,他聚精会神时总习惯弓着背、猫着腰,久而久之腰酸背疼。刮风下雨时,他还得在身前撑一把伞,躲开冰冷的雨水。


两年前,宋嘉乐“大胆”提出,让父亲老宋买一台智能手机,那是他第一次要求父亲给家里添置贵重物件。没想到的是,这台手机在疫情期间竟帮了大忙。


网课开始前,老宋一家人很着急:手机流量费不菲,家里又没有无线网络,怎么办?宋嘉乐尝试连接十米外邻居家的网,没想到接上了。


“小宋这么早开始学习啦!”邻居大叔大婶一看到佝偻在家门口学习的宋嘉乐,总会热情地打招呼。


“我正借用你们家无线网络上课呢!”


“没事,你要加油考大学!”邻居大叔大婶的简朴话语,给他更大的鼓励和支持。


邻居们知道,去年参加高考的前夕,宋嘉乐的右手食指不慎被门撞伤,他忍着剧痛答题,最终只考了580分,远低于正常水平。不服输的他,直接放弃了填报志愿,决定背水一战,再复读一年。“放弃填报志愿,因为不想占用一个重点大学的招生名额,想留给更需要的人。”他解释。


今年高考中,宋嘉乐考出638分的好成绩,被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录取。村里老人说,上一次有孩子从和村考进中大,已是60年前的事了。



早当家的贫困户孩子


高铁乐昌东站坐落在韶关乐昌市和村,离老宋家只有1.5公里,但老宋从来没搭过。今年9月,骑着摩托车把儿子宋嘉乐送上前往深圳的高铁后,老宋翻了翻手中的存折,余额只剩下9元。


老宋一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老宋做水泥工赚钱养家,他的妻子患有疾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人长期照顾。在宋嘉乐的记忆里,家里从小总是吃素,很久才能吃上一次肉。


宋嘉乐和老宋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身材偏矮,笑声洪亮,眼睛眯成一条线。“同村有的孩子很高大,每周花100多元伙食费还吃不够。我们家阿乐每周80元还总有剩下来的。”老宋觉得内疚,先天遗传加上后天的营养不足,让儿子的身高没能再长。


家庭的窘迫让宋嘉乐从小学会“当家”:初中参加书画比赛,他带回100元奖金;中考后,他免学费入读韶关实验学校,省下一大笔学费,还拿到了一笔奖学金;高考后,到补习机构兼职十多天,赚了4000多元,给自己上大学赚到了伙食费和路费……


“觉得能在天上飞的就很厉害,所以选择了航空航天专业。”为了照顾父母,宋嘉乐从未考虑北方的航空类高校,铁了心要留在省内读大学。


儿子争气,老宋的干劲也更高了。从替别人盖房的泥瓦工,到现在能带工程队的“老师傅”,老宋觉着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为家里装上无线网,还从儿子那学会了使用微信,能随时交流。


“阿乐啊,快点谈朋友吧,我想早点当爷爷呢。”在视频电话里,老宋几次开玩笑地说。


“不急不急,大学的学习压力比高中大,我还要读研究生呢!”到大学校园三个多月后,宋嘉乐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宋嘉乐回忆成长故事


“家里为我学习 倾尽一切”

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宋嘉乐考上中大的“秘诀”是什么?对未来又有什么规划?宋嘉乐说,父亲支持他学习,几乎把贫困家庭的最好条件都给了他。


南方日报:从小家里就很重视你的学习吗?


宋嘉乐:父亲常常跟我说,读书改变命运。确实,读书是走出大山的最好方法,依靠读书我到了镇上,到了市里,现在又来到经济特区深圳。父亲非常重视我的学习。小学5年级时,我要到离家30分钟车程的镇上读书,父亲坚持用摩托车接送上下学,这一接就是七八年。有一天,衣衫朴素的父亲来接我,被学校新来的保安拦住,眼看着就要起冲突,旁边的老保安赶紧拉架:“别看不起他,他儿子是学校的第一名呢!”


南方日报:你有什么学习的秘诀?


宋嘉乐:初中时我的英语不好,偏偏读的还是外语特色的民办学校。为了赶上进度,又不影响室友的休息,我常常到厕所的昏黄灯光下背单词、学语法。清晨5点半就到厕所学,灯光很昏黄,夏天的味道更是刺鼻,还好我坚持下来了。英语老师石老师把我这种学习方法叫做为“厕所文化”,鼓励我成为同学中的榜样,继续保持自律。


▲宋嘉乐在深圳校区图书馆



南方日报:父母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


宋嘉乐:我们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母亲长期患病,没有劳动能力。在我的印象里,父母平时在家总只吃素,等我每次回家的时候才舍得买一次肉。疫情期间,我除了起早贪黑地学习,还抽空为母亲做饭,让父亲能安心在外面干活。4月中旬母亲突然中风入院,父亲害怕再次影响我的高考发挥,第一时间没敢告诉我。母亲回家调养后花销增加了几千元,留着上大学的钱又短了一大截,但父亲从不让我担心这些。


南方日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宋嘉乐:开学这段时间我了解了学校的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等政策,也让我父亲明白了,我的求学之路不会给家里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在中大我认识了最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对专业的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只要有机会,我一定继续读下去,勇敢探索浩瀚宇宙,不懈追求航天梦。

【责任编辑:曹竞】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

【中国吸引力】十八洞村看脱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20-11-02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