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12/10
15:19

首位获奖华人!看北大教授“追星”!

来源:北京大学

出身偏僻乡村

却心怀“追星”梦想

送星上天

成了他奋斗的事业


曾奔赴南极科考

曾远渡重洋求学

选择扎根祖国大地

助力北斗、研发载荷

探索无限宇宙

《星空日记》的现实版

正在他的身上上演


近日,国际日地物理委员会

将2020年度杰出科学家奖

授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宗秋刚教授


这是国际日地物理委员会的

最高奖项

宗秋刚教授是

该奖项的首位华人获奖者

一起来看宗秋刚教授的

“追星”之路



仰望天空,他走出乡村


宗秋刚在江西的一个小村落长大。年幼时,宗秋刚便要放牛、干农活,承担很多家务。回想起米饭加两罐咸菜便足以对付一个星期的中学时光,宗秋刚仍有许多感慨,“对比一下,现在的条件确实好太多了”。

年少时,日子过得清贫,却并不觉苦,现在回忆起来,宗秋刚脑海中满是“小时候,家乡的天特别蓝,每到晴朗的夜晚都能看见美丽的银河”。



自小喜欢仰望星空的宗秋刚,踏踏实实地走着求学路。“那个时候千军万马只有一条路,高考上大学你才能找到工作,你才能有个新的机会改变原来的生活轨道,所以所有的人都很用功。”秉承着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宗秋刚抛却一切杂念,刻苦学习,“我当时也是天天刷题,除了做题没有别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万千有志青年满怀理想和豪情,掀起了学物理的浪潮。多次跳级的宗秋刚,15岁时考进了四川大学的原子核物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宗秋刚选择前往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实现了从核科学向空间物理学的“跨界”。从此开始,他便在空间物理领域不断求索,不断开拓着学科前沿。


奔赴南极,他追求广阔宇宙



24岁时,宗秋刚获得了一次去南极考察的机会。


这段经历宗秋刚记忆犹新。他回忆道,“去了才知道这真的是世界的边缘。除了冰山和偶尔看到几只企鹅,就只有这几个人。”



宗秋刚在南极考察的时候正值太阳活动剧烈的时期,是考察空间天气效应的最佳时期。但又正值南极极夜,宗秋刚还记得,当时放眼望去“哪里都是黑的”,甚至心里还会嘀咕“沿着这些海冰是不是能走回去,走回国呢?”这些极端的条件下,宗秋刚觉得自我调节非常重要,“在那个地方会有一个放大的效应。受教育的人能够更好地自我调节,不然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宗秋刚笑谈:“那个时候的好处吧,就是你可以(在南极)看到各种自然奇观;坏处就是通讯的频段老是不知道飘到哪去了,所以你可能说两句话,那个信号就没有了,跑了。”


在这段近乎“与世隔绝”的时光中,宗秋刚并不寂寞,反而自得其乐。那段时间里,在反复看过仅有的几盘录像带后,他发觉相较于娱乐和社交,他更喜欢看书和科学观测,它们能使自己获得知识。

在他看来,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却是一个人的狂欢。借助读书和科研,宗秋刚进入“闭关修炼”模式,世界虽是天寒地冻,但他的大脑中却燃烧着思想的熊熊烈火。


在德国,他结下一段燕园情


1994年,宗秋刚通过学者交换计划前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深造。在这一科学殿堂,他开启了自己的“开挂人生”。在和世界最顶尖的教授学者的交流中,他意识到自己在空间物理学领域的造诣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把相关的书籍都找来,反复咀嚼、不断思考,直到形成自己的理解。他抛弃了一切娱乐,在德国乡村的研究所埋头苦读,钻研学术和修习德语两头并进。没有尘世的喧嚣,不牵挂世俗的柴米油盐,虽居于他乡一隅,每日思考的却都是自己的日月星辰。


宗秋刚在办公室

也正是在德国,他与当时在同一研究所做访问研究的北大地空学院涂传诒教授(现为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相识相交。作为所里的两位中国学者,他们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在每周日下午散步聊天。宗秋刚说,每次和涂老师的交流,都能让自己有所收获。


除了学术交流,二人还会就国内外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宗秋刚回忆道,“涂老师聊任何一个事件都想着做一个物理上的模型,认为要依靠这个模型来考虑这个具体事件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可靠的”。宗秋刚说,和涂老师的辩论绝非单纯的聊天,“他这不是聊天就完事了,你跟他结论不一样,他回去查证据,下回再来。这不是一个回合就完事了,得一回回地接着来,直到这件事情有一个了结。”回想起这段“唇枪舌剑”的时光,宗秋刚总觉自己受益匪浅,“涂老师是让我最受益匪浅的前辈科学家之一”。


在北大,他开辟科研新天地

正是因为被北大学术魅力所吸引和涂老师相交多年的情谊,宗秋刚选择到北大任教。彼时我国在地球科学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距离,国内的客观条件也比不上西方。但宗秋刚怀抱着建设祖国的理想,毅然回国。


在北大,宗秋刚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第一代能量粒子探测器——北大成像电子谱仪。这一探测器搭载在我国北斗系列导航卫星上,实时监测着地球空间辐射环境的动态变化。谈起自己的研究成果,宗秋刚老师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了类比:“太空中的高能带电粒子,特别是电子,很容易穿透普通卫星表面薄薄的蒙皮,到达卫星内部并沉积。久而久之,这些沉积的电子达到临界状态,就会导致卫星自燃。就像如果有电子进入我们手机里头的半导体材料,时间一长堆积得多了,就会以放电的形式把手机烧坏。我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为卫星预警那些‘电子杀手’。”宗秋刚领导的这项工作,为保证我国卫星的安全,降低“电子杀手”带来的损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中国空间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宗秋刚认为,虽不敢称全面接近欧美,但在某些细分领域我国已有超越欧美之势。宗秋刚希望有更多的目光能投放到科学研究领域,他强调,“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科学(研究),要和别人在同一起点上做同一件事情,比拼一个高低。”

正因如此,他一直心系着国内学术期刊的成长。“我们要办成世界级的”,他坚定地说,“虽然还有蛮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要让学术刊物独立于任何机构以外,把数量和质量都提升上去。”

在谈及自己获得的国际日地物理委员授予的杰出科学家奖时,宗秋刚老师展现出了成竹在胸的气度,“现在我们中国走向世界了,我们工作也被世界所承认”。数十年的艰苦求学、后起的追赶乃至超越,漫漫科研路上的艰辛都被宗秋刚用一笑带过,“很多人一起努力,赶上来,做出成绩,应该是不容易的”。


国际日地物理委员会(SCOSTEP)杰出科学家奖章

在燕园,他为科研输送新血液


科学事业的繁荣离不开年轻力量的注入,宗秋刚深谙此理。他认为,大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延续中学模式,而应该“让学生走向开放的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判断是非”。

2015年,他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二十届“十佳教师”;2019年,他获得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十佳教师”称号。在北大的十余年里,宗秋刚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他为了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一直追逐着时代潮流。这种严谨踏实的教学风格和亲切幽默的人格魅力的“反差萌”,广受同学们的好评。

宗秋刚老师认为仅凭一次两次的阶段性测试很难判定一个人聪明与否或是好坏。“你很难证明你比较聪明,但是你可以证明你足够努力。”他认为,作为教师,与其去衡量学生的聪明程度,他更愿去教导学生用功和努力,“我多费点功夫多用功,这是看得出来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有宗秋刚这样的科研前辈一路领航,后辈学者才得以在风浪中站稳脚跟,劈波斩浪,不断在科学前沿开拓新的疆域。

愿更多北大人追随宗秋刚老师的脚步,怀着一颗赤子心,投向一片科研土。


宗秋刚获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2018年VikramSarabhai金质奖章

国际日地物理委员杰出科学家奖


国际日地物理委员会(SCOSTEP)杰出科学家奖(SCOSTEP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ward)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颁给一位科学家,是国际日地物理委员会的最高奖项。2020年度SCOSTEP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宗秋刚,以表彰其在空间能量粒子加速机制和统一空间等离子体中基本磁性结构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并高度评价其为空间物理学做出的贡献。宗秋刚教授也是该奖项的首位华人获奖者。


人 物 介 绍 


宗秋刚,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行星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日地科学(ST)分会主席。担任欧洲空间局(ESA)和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等单位的6项国际空间计划的合作科学家,并参与中国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曾荣获维克拉姆萨﹒拉巴依金质奖章(2018)、汉尼斯﹒阿尔文奖章(2019,首位华人)和国际日地物理委员杰出科学家奖(2020)三项空间物理领域最富国际声誉的大奖。现从事空间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磁层物理、空间天气学和空间探测。

【责任编辑:曹竞】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

【中国吸引力】十八洞村看脱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20-11-02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