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学习强国:西南财大把党史学习融入财经专业课,让思政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收:库存马匹,付:财政拨付马匹”,一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会计分录,将师生们带回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时期。在讲授《会计学》课程时,会计学院教师邓博夫分析了延安革命根据地面临经济封锁,我党大胆采用实物计量,放弃会计基本货币计量假定,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动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
日前,西南财经大学举办“党史融入课程思政”微课类教学竞赛,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财经专业课程,让思政教育“活”起来、“火”起来,切实有效增强财经学子接受思政教育自觉性主动性,这是素有“财经教育重镇”“中国金融人才库”美誉的西南财经大学的教学创新。竞赛分为“党史融入课程思政”案例、教案、微课三个项目,吸引了20多个教学单位243位教师参赛,参赛作品涵盖经管文理法工等多个学科门类。
新华社、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
专业课+“党史”
让课堂更有思想内涵
统计学院参赛教师肖辉在讲授《经济博弈论》课程时,将动态博弈的理论与历史战役紧密结合,选取“四渡赤水”,引导同学们学习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人如何运用动态博弈思想,根据战场的变化、利用信息不对称等随机应变调整作战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转变进攻要地,并在局部战斗中掌握先动优势,成功完成转移的动态博弈,引导同学们学习共产党人不怕艰难险阻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的坚定革命信念,进一步延伸伟大的长征精神。
如何看待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它的出台是回应什么社会问题?法学院参赛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何霞,其《社会性别与法》课程“问题链式”的授课,引发了师生的热议。何霞将婚姻制度尤其是离婚制度的发展与党史相结合,强调法治中国的建设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血脉相依,引导同学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婚姻法立法中的历史引领。
经贸外语学院的参赛教师全智,在讲授《国际商务实务》课时以华为“南泥湾”项目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回到延安南泥湾开荒垦殖大生产运动时期。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刘派诚,以“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变迁”为案例,引导同学们领悟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之治……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永强认为,教师应切实发挥党史教育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做实教师思政工作,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党史”融入
让专业课教学更有温度
“传统的课堂上,逻辑建构、理论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未免显得冰冷,而党史内容的穿插与渗透则为课堂注入了有温度的血液,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重温历史的最佳渠道。”刘派诚老师这样评价道。
人文学院参赛教师张怡然把《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课变成了一个戏剧舞台,同学们扮演成怀揣革命理想、昂首挺胸的中共一大代表登上嘉兴南湖一艘小船,引来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当我站在台上扮演青年毛泽东,挺起胸膛,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越是前路未知,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越是日月可鉴。”2018级商务英语专业王昊圆同学如是说。2019级保险精算班的学生刘磊,在这种沉浸式戏剧课堂明白了何谓“红船精神”,“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才是天下的主人!”这句台词让他明白了什么是使命担当。
本次教学竞赛还紧跟时代步伐,将课程思政教学与生态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相结合,将时事热点、社会变迁与党史学习教育、专业课程相结合,让师生们的学习和思考与时代同频共振。
西南财经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形成对中国道路选择的理性认识和高度自信,坚定复兴伟业的远大志向。近年来,学校获批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批1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努力开创课程思政提质创新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