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快讯  ->> 正文

民法总则草案“好人法”条款再度修改:见义勇为致人损害一律不担责

http://www.cyol.com  2017-03-14 15:07

来源:中青在线 王亦君

    中青在线北京3月1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亦君)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日程,今天下午,各个代表团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建议表决稿。建议表决稿显示,民法总则草案中“好人法”条款再度修改,不再区分是否构成“重大过失”,只要见义勇为一律不担责。

    “好人法”条款被称为“见义勇为免责”条款,最早出现在去年12月下旬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中,当时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何为“重大过失”?见义勇为者如果真有“重大过失”,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条款怎么设计,才能完全消除救助人的后顾之忧,达到弘扬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效果?三审后,这些问题成为讨论焦点。

    3月8日,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当时的审议稿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不过,如果见义勇为者有重大过失,那么“救助人因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对此一些代表提出,审议稿虽然在三审稿基础上,增加了“自愿”两个字,以及“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等限定条件,仍然不能完全消除救助人的后顾之忧,对救助人的保护不够彻底。

    上述代表观点被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采纳。3月12日的民法总则草案修改稿,从举证责任的角度,对救助人在“重大过失”等特殊情况下如何承担责任,作出严格限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助人能够证明救助人有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可是,部分全国代表仍然认为,即便要求受助人有举证责任,仍难以彻底消除救助者的顾虑。为了改变“老人倒地没人敢扶”的社会现象,“好人法”条款还应强化对救助者的保护。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民法总则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见的报告中表示,为了进一步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倡导培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建议删除“重大过失”这一“但书”条款。

    据此,今天下午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建议表决稿,删除了前几次审议稿中的“重大过失”字样,仅规定,“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只要是见义勇为行为,就享受依法的“特殊待遇”,不再区分是否有“重大过失”。

【责任编辑:姜继葆】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把偏僻的声音带到北京

 爬过山坡、淌过水塘,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几乎走遍了老家湖南新化县的每一条山路,只为找寻那些散落在荒山背后没人听见的声音。她要把这些声音放大,带到北京让更多人听见。

总理最强音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总理见招拆招,直面回应,“强音”依旧精彩。

王毅:帅气表情包里的大国风范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一如既往金句叠出,收获了广大网友的超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