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新春走基层

夜检“黑匣子”

发布时间:2018-02-22 05:4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文龙 孙海华

  夜幕降临,沸腾了一天的城市开始安静下来,位于襄渝、西康和阳安线交汇处的安康机车临时整备场里却灯火通明、汽笛声声,一派繁忙景象。

  2月5日21时02分,通过电视大屏,安康电务段机车“黑匣子”检测工作人员廖梦时看到有机车即将入库。他迅速背起工具包,戴上安全帽,拿起防护灯和摄像手电筒走出工作间,提前到达规定位置,准备接车。

  机车“黑匣子”实际上是机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运行途中,“黑匣子”通过图文和交互界面指导司机安全操纵,全程监控列车运行状态,就像机车的“大脑”。

  机车刚停稳,廖梦时便迅速在司机室外两侧设好防护,询问司机、输入代码。在司机配合下,廖梦时首先进行机车紧急制动试验。随着机车手柄移动,“扑哧”一声,两秒钟内,列车管气压由600MPa减为0,各指示灯依次闪烁。廖梦时借助手电筒,打开旁边的柜子,详细检查了列车平调接口。

  从输入代码开始,15分钟内廖梦时穿梭在车上车下、机车两侧、地沟之间,共完成11种相关监控设备、37项设备参数检查测试任务,不停手比、眼看、口诵,让人眼花缭乱。他告诉记者,他和同事共负责236台机车“黑匣子”的检测任务,每班4人、4班倒。由于晚上工作时间长,任务量大,工作人员又分成前、后夜轮班。即便如此,后夜工作人员仍要在19时到位,在工区统一休息待班,以保证精力充沛。

  21时27分,廖梦时回到工区,把列车运行文件和测试文件上传至局域网。“Ⅰ端速度传感器低速跳变超过3公里。”登记完检测台帐,没来得及喝口水,廖梦时又接到数据分析人员的故障报告。原来,为方便信息传递,两个工区调整实行“合署”办公。

  “‘黑匣子’设备采用双套冗余设计,但为了万无一失,像这种小活儿也必须及时处理,而且要快。”廖梦时一边和同事整理工具,一边告诉记者:“耽误机车正点出库,整个计划就要重新调整,影响很大。”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