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魏巧:为破解“新农人”发展堵点建言
春节后,正值小麦返青期,是难得的农闲时刻,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却闲不下来,忙着调研、准备提交大会的建议。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当时,80后魏巧向总书记汇报了“新农人”的奋斗故事,这一年,魏巧继续扎根农村,也在更加深入地思考年轻人究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魏巧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这激励着她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培养“新农人”产业端遇到的痛点和堵点多发声、多建言。
2023年,魏巧结合7年来扎根农业一线的经历,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实施“新农人”计划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建议,希望帮助在校农科生提高实践动手水平,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应用中来。后来,这份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之一,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办理。
如何破解农业生产端的“青黄不接”?江苏有一些实践:2023年12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亚夫新农人学院”,聘请魏巧担任院长。魏巧说,这个学院会对每年入学的新生开展“二次选拔”,选出一些想要投身“三农”事业的学生,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管理去培养他们。
2022年,魏巧被江苏大学聘为产业教授,与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共建培训课堂。
魏巧介绍,和“请进来”的上课模式不同,他们的课堂是“走出去”,在田间地头上课。她也会根据当下进行的农事活动和正在操作的田块,灵活选择“上课教室”、制定“上课教案”。
现实中,该校一些博士生团队研制的农机设备需要试验,魏巧就提供一部分田地给他们试验,“哪怕机器压坏了一些麦苗都没关系,关键是要在一线进行实操”。
“水泥地上是试不出机器好坏的。”对魏巧来说,农机运行中,许多参数调整需要以实际的工作环境为基础,陡坡、水坑、烂泥地才是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
她举例说,实验室研究收割机,研究的数字都是每小时的收割量。而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如果收割机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多久能到,多久能修好等,这些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被忽视。
在魏巧看来,还要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热情,打造以人为本的“营农环境”。魏巧认为,应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实验平台,逐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障碍。“未来的农业是集约化、科技化、现代化、智慧化的,出台构建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政策任重道远。”
魏巧认为,在农业板块上要掌握平台经济的思维方式,形成以科技为引擎的“联农带农”和产业互补,帮助农民更多地降低成本,达到互利共赢。
其次,科研单位要更加深入地与产业端融合,基础创新要在产业端进行“孵化”,加强科技孵化应用平台建设,再由市场端负责开拓资源、整合优势,进行市场外拓。创新也是立体的,是彼此融入的。
在魏巧看来,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打造,缺乏的不是农机操作手,而是打通政策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的集成平台和高质量模式打造出的样板。
今年全国两会,魏巧还重点关注“新农人”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产业化政策,以互联网思维和科技手段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农村传统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型,通过构建“产业联合体”“利益共同体”等联结机制,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农业是个投资长、见效慢、工作苦的行业,没有年复一年的执着和坚持,是很难见到成效的。”魏巧表示,接下来,她要打造以种业为核心,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通过“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最终通过效益吸引年轻人的加入。
在政策方面,她希望能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产业”的配套政策,打造一批“新农人”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热情,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培育新动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曹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