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大兴安居工程 90后建设者“挑大梁”|新春走基层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刚进场时,这里一马平川,茂盛的野草长得比人还高。如今,高楼平地起。”中建五局大兴青云店棚改项目生产经理王鹏见证了这一切。他透露,再过一年,这里将亮起万家灯火。
春节前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中心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项目各出入口有新贴上的“福”字和春联。
从2022年6月进场施工至今,中建五局承建的7栋安置房主体结构施工已经率先全面封顶。王鹏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与时俱进的建筑业也在不断“提速”,“施工工艺不断优化,还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方式,既注重了环保,也使得工人施工操作更加便捷,生产进度大大提高了”。
记者注意到,项目工地的出入口处,工地扬尘监测系统正在运行,湿度、风速、风向、温度、噪声等一目了然,大门口还悬挂着获颁的北京市扬尘治理“绿牌”工地标识。
“根据这些数值,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场是否有扬尘,是否有裸土覆盖不到位的地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相关点位进行检查。”他解释说,检测系统的安装位置也有讲究,“车辆进出频繁,车轮带起扬尘,使得项目出入口成了扬尘的‘重灾区’,在这里安装监测更加严格有效”。
王鹏笑称,可能大家印象中的施工现场还是暴土扬尘,但实际上现在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穿着清爽的衣服在现场指导施工,大家的工作环境越来越舒服、舒适、舒心”。
为了防治现场扬尘,塔吊上也装置了喷淋系统,“启动后就像下雨一样从上方喷洒下来,喷水形成的水雾可以减少灰尘的扩散,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施工安全”。在王鹏看来,“这些新设备的创新应用,看上去科技含量并非有多高,但切切实实地提升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正在“暴改”传统行业,施工现场还有了科技范儿。塔吊这样的“大家伙”身上,也因为有了智能系统的加持,变得更加“智慧”了。
现场,塔吊智能化负责人王宏达介绍说,“加载的防冲撞功能会自动监测两辆塔吊大臂的距离,当距离过近时,系统会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智能系统还可以监测塔吊司机的工作状况,如果发生疲劳驾驶的情况,也会进行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驻场参与施工管理的37人中,90后占90%左右。王鹏也是一名90后,在他看来,尽管他们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但“每个年轻人都干劲儿十足”。
工作近9年,王鹏已经参与建设了3个大型工程项目。他坦言,刚工作来到工地时十分兴奋,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真正了解一幢楼是怎样盖起来的,“虽然只是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但这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其他的‘诗和远方’”。
从一名建筑行业的“小白”到如今可以管理整个项目,王鹏觉得,既收获了建筑从无到有的成就感,也从中收获了更多能力。有时候,无意间路过曾经参与建设过的楼宇时,他还会犯起“职业病”,“这栋楼是我们曾经建设的,那栋楼是我当年管理过的,现在都已经入住了,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在心里”。
已经工作了三四年的孟祥雨觉得,项目建设过程中,最难的是各方施工团队的协调,“有时不同团队之间也会有一些小摩擦,各方坐下来聊一聊,耐心协调好就可以了”。虽然从大学生活切换到建筑一线的工作会有“落差”,但实际上,即便在项目现场,生活也可以很丰富。“大家吃住在一起,项目现场还有篮球场、羽毛球馆,不定期有比赛,还有集体生日会,也很热闹。”
马新城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建五局工作,这是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让他感触颇深的是,自己真正见证了“高楼拔地起”的全过程,“职业的荣誉感油然而生”。
他还记得,去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遭遇11年来最大的暴雨,给城市运行带来巨大挑战,施工现场也迎来考验。“暴雨来临前,项目部召集大家进行头脑风暴,梳理需要重点防控的节点,商讨应对方案,大家都在积极建言献策。”
王鹏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项目施工最难的是人员、材料、机械、施工方式等的协调,以及面临极端恶劣天气时的应对。“雨季来临之前,更是要提前做好预判。”王鹏说,防雨工具、措施都要提前到位,提前严阵以待。
临近年关,项目现场的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根据项目施工进展,项目制定了检查清单,每天由专人值守,巡查重要点位的消防安全和防止盗窃的发生。王鹏说:“春节过后,项目将进行精装修施工,计划年底前竣工交付,让百姓早日住上安心房”。
作为大兴区重点民生工程,未来,这里将实现750余户居民“安居梦”,成为新一代居民现代化幸福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