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解开百年大党的发展密码

作者:胡春艳,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6月28日

    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月27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几位党史专家回顾了党团结带领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写就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伟大历程,也解开了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大政党的发展密码。

    中国共产党的“四个深刻改变”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一连用了4个“深刻改变”,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作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曲青山解释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7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了世界前列,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伟大贡献体现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曲青山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加。全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就是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现在增加到77.3岁。”

    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被深刻改变了。曲青山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也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曲青山说,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50多人到9000多万人背后的秘诀

    100年间,从50多人发展到9191.4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快?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主任姜淑萍引用“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话,阐释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姜淑萍举例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了人们向往的圣地。很多热血青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姜淑萍说,纵观世界历史,没有其他哪个国家的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从战争年代的火线入党,到抗疫一线发展党员,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姜淑萍说,党在注重发展党员数量的同时,更重视党员的质量问题,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多年,曲青山谈起学习党史的两个境界:一是得到知识,二是得到智慧。

    “有的人认为学习党史不实用、无用。”曲青山对此表示,无用之用为大用。学党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这正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曲青山将党史中的智慧和力量概括为: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形成了很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恰恰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曲青山认为,一个根本原因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奋起并成就今天的伟业,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

    曲青山说,在新时代,只有学好党史,才能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才能倍加珍惜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

    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刘荣刚看来,党的历史就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党的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要适应青少年认知特点,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的持续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传承伟大革命精神。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沈杰群

【责任编辑:李立红,惠滢,焦敏龙】

像胡杨一样守望南疆|中国吸引力•蓝焰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9 14:20:35

石竟男:兴趣是不会说谎的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8 13:39:27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新民晚报2021-06-07 10:07:50

古籍怎么救?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2021-06-06 10:46:21

2021年过半,网络电影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5 22:54:46

跟着美食作家,去世界各地逛吃

澎湃新闻2021-06-07 10:07:37

赵粤:怀揣责任之心,让我们勇敢前行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1 12: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