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送教上门”: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特教老师何冬香用了半年时间教会14岁的王焕宁(化名)刷牙;从1连贯地数到15,数学教师史名联花了一年时间领着15岁的何殊(化名)跨越“数字鸿沟”……“送教上门”这场教育实验已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进行了7年。
2014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统筹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给无法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给孩子们解难题、办实事,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信丰县组织了171支送教小分队,走遍了全县300多个村组社区,把课堂搬进了孩子们家中。
敲开封闭的心门
从信丰县城出发,沿着山路驱车60多公里,就到了藏在大山深处的王焕宁家。第一次见到何冬香时,他只是一个劲地咧嘴笑,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何冬香拿出一个蓝黄相间的皮球给他玩,皮球上下左右乱窜,王焕宁的双手和脑袋也顺着球的方向移动。何冬香又掏出一串木珠、几根粗细不等的绳子,和他玩穿木珠游戏,绳子从粗到细,几轮下来,王焕宁“卡”在了一根直径两厘米的绳子上。
“拍皮球、穿木珠是为了评估送教对象的肢体协调能力、精细动作等各项情况。”何冬香解释,送教前,特教老师将为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教育康复评估,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和服务手册,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方案。
2015年1月,信丰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每年8月,县教育局包校干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乡镇普通学校教师组成若干个调查组,对全县所有登记在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地毯式走访摸排。
汽车开进乡镇,导航就失灵了,让调查组有“找不着北”的感觉。说普通话,当地村民听不懂;村民讲土话,调查组听不懂。
更难的是,工作刚启动时,黄红艳和队友吃过不少闭门羹。一些家长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让调查组进门;还有家长认为,领导干部上门,拍个照就走,不解决实际问题。不止一名家长问,“你们能给我解决低保吗?”
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第二年摸底走访,调查组在基本信息访谈中增设了“是否有低保”一栏,并将这项统计数据和送教对象的各项情况一起反馈给县里。
家长们的抵触情绪有了消解,开始愿意配合工作人员做访谈,有时还和工作人员讲讲心里话。
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支持送教上门工作。对于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县里也特意给他们定制了校服,春节还帮着置办年货,给这些特殊的家庭送去暖意。
不放弃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孩子
由两名普校教师和一名特教老师组成的送教小分队每周会准时敲开王焕宁的家门。这是一名多重残疾的孩子,见到何冬香前没上过一天学,穿衣、洗脸、吃饭都要依靠父母。在何冬香看来,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相比文化课教学更为重要。
教会这个14岁男孩刷牙颇费周折。起初,何冬香让他张开嘴巴,他本能地把牙齿咬得紧紧的,一不留神还会把牙膏吞下去。为了让他对“刷牙”这件事提起兴趣,何冬香特意买了奥特曼图案的牙杯、牙刷给他练习。有了兴趣,每完成一个动作,还会奖励他一包咪咪虾条。终于,王焕宁用了半年时间学会了刷牙。
截至目前,信丰县累计为386个极重度和重度残疾孩子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送教课时达4.5万余节。“普特携手”的送教模式,打开了越来越多孩子的心门。
一场持久的爱心接力
送教队伍中,一名特教老师负责肢体康复,两名普校教师主攻文化教学。每个孩子自身禀赋和身体状况不同,送教服务的方式、内容,要因人而异。
一开始教师会把给普校学生上课用的教案简化后教授,但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后才发现根本行不通。
教会一个15岁的孩子从数字1数到15需要多久?史名联给出的答案是一年。何殊很小就被鉴定为智力残疾,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从小被父母带在身边照顾,没见过阿拉伯数字。
史名联的目标很明确,教她识数并记数。这名信丰县新田镇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特意将教学难度降低,第一节课他的教具是十根小木棒,餐桌临时被用作讲台和课桌。每在餐桌上摆上一根木棒,就意味着数字增加了一个。
数到3时,何殊就不会了。史名联放慢教学进度,每次只教一个数字,不断巩固复习加深印象,苹果、香蕉、花生家里的一切事物,都成了临时教具,只为了让数字更具体可感。
有时何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两眼无神的状态,史名联就会放下笔,陪她玩会儿,缓解压力。经过一年送教,何殊不仅能记住数字1到15,性格也开朗不少。见到史名联朝她家方向走来时,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热情地拉来凳子喊他去家里坐坐,给他泡茶喝。
“7年里,我们没有放弃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孩子,保证每周一次上门送教。”信丰县在2013年成立了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红艳见证了这一场旷日持久的爱心接力,“小学老师送完了,孩子的学籍升到初中,初中老师接着送。对于一些极重度残疾孩子,送教老师甚至会陪着他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